共 3 条
我国4省肉鸡屠宰场沙门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被引:11
作者:
白莉
[1
]
李薇薇
[1
]
王岗
[1
]
赵悦
[2
]
张秀丽
[3
]
乔昕
[4
]
杨小蓉
[5
]
陈玉贞
[6
]
蒋原
[7
]
郭云昌
[1
]
机构:
[1]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3]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屠宰场;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食源性致病菌;
D O I:
10.13590/j.cjfh.2013.04.019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四省肉鸡屠宰场沙门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情况。方法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ulseNet实验方法,对2010年监测4省肉鸡屠宰场分离到的167株沙门氏菌,运用XbaⅠ酶进行酶切并完成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并建立数据库。结果 167株沙门氏菌共分为18个群,包括了75个不同的带型。相同血清型具有相似带型,基本归于同一群。65株印地安纳沙门氏菌有38个带型,54株肠炎沙门氏菌有16个带型,16株奥尔巴尼沙门氏菌仅有1个带型。结论各省沙门氏菌的带型具有地区性差异,又具有优势型别的交叉。屠宰场存在严重的交叉污染,加强加工环节中的关键控制点—沙门氏菌的监测和干预,从而降低肉鸡及其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这是从源头控制污染的根本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0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