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对长阳县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研究

被引:8
作者
汪朝辉 [1 ,2 ]
陈蓓青 [1 ]
程学军 [1 ]
梁东业 [1 ]
机构
[1] 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RS; GIS; 贡献率; 长阳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输出系统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阳县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空间分布模拟和总负荷的估算。结果表明:①长阳县非点源污染负荷TN(总氮),TP(总磷)从2000年到2006年呈逐步上升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土地开发利用关系密切;在空间分布上,TN,TP由东向西纵深发展,污染负荷空间分布更加广泛;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增加显著,2000年到2006年TN负荷增加幅度达到55.56%,TP负荷增加幅度为42.51%。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对TN贡献率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林地、草地;对TP贡献率较大的依次是林地、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率也在发生变化,从2000年到2006年,耕地对TN的贡献率的变化最突出,上升了19%,草地贡献率下降了11%;草地对TP的贡献率变化最大,下降了18%,其次是建设用地,贡献率上升了5%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广州流溪河流域典型农业集水区降雨径流污染物输出特征分析 [J].
刘平 ;
程炯 ;
刘晓南 ;
陈志良 ;
吴志峰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 (01) :92-95
[2]   基于单元分析的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估算 [J].
李强坤 ;
李怀恩 ;
胡亚伟 ;
孙娟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04) :33-36
[3]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J].
张秋玲 ;
陈英旭 ;
俞巧钢 ;
邓华 ;
田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8) :1886-1890
[4]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影响 [J].
金洋 ;
李恒鹏 ;
李金莲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1214-1218
[5]   松花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 [J].
岳勇 ;
程红光 ;
杨胜天 ;
郝芳华 .
地理科学, 2007, (02) :231-236
[6]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J].
刘瑞民 ;
杨志峰 ;
丁晓雯 ;
沈珍瑶 ;
伍星 ;
刘芳 .
环境科学, 2006, (12) :2407-2414
[7]   黄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分析 [J].
程红光 ;
岳勇 ;
杨胜天 ;
郝芳华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384-391
[8]   改进的输出系数法在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 [J].
蔡明 ;
李怀恩 ;
庄咏涛 ;
王清华 .
水利学报, 2004, (07) :40-45
[9]   太湖一级保护区非点源磷污染的定量化研究 [J].
郭红岩 ;
王晓蓉 ;
朱建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136-140
[10]   预测非点源营养负荷的输出系数法研究进展与应用 [J].
李怀恩 ;
庄咏涛 .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03, (04) :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