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城市社区规划的参与式感知与计算——概念模型与技术框架

被引:25
作者
张姗琪 [1 ,2 ]
甄峰 [1 ,2 ]
秦萧 [1 ,2 ]
唐佳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社区规划; 参与式感知; 感知计算; 公众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科学准确地感知社区居民参与现状、诊断存在问题,及时广泛地了解社区居民需求与诉求,对于提升新形势下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社区规划的能力与水平意义重大。借助网络和移动设备等技术手段,采取以人为主体的参与式感知方式获取数据,可实时感知和分析居民的情感、行为和所处的环境,进而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对面向城市社区规划的参与式感知与计算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机理探索和方法研究。本文针对中国城市社区规划的实际需求,构建了面向城市社区规划的参与式感知与计算概念模型,提出实现参与式感知与计算的技术框架,并探讨其中涉及的具体技术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深化面向城市社区的参与式感知与计算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为城市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和科学评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580 / 159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Effects of Community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Usage on Community Satisfaction: Case Study in Nanjing, China[J]. ZHEN Feng,QIN Xiao,JIANG Yupei,CHEN Hui.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9(05)
[2]   城市社区生活圈划定模型——以北京市清河街道为例 [J].
柴彦威 ;
李春江 ;
夏万渠 ;
王珏 ;
张雪 ;
孙道胜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9, (09) :1-8+68
[3]  
城市生活圈规划:从研究到实践[J]. 柴彦威,李春江.城市规划. 2019(05)
[4]   行为量化分析视角下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使用评估研究 [J].
李颖 ;
颜婷 ;
曾艺元 ;
刘洁贞 ;
周永杰 .
规划师, 2019, 35 (02) :66-72
[5]   改革开放40年社区规划的兴起和发展 [J].
杨贵庆 ;
房佳琳 ;
何江夏 .
城市规划学刊, 2018, (06) :29-36
[6]   智慧社会下的城市地理学研究——基于居民活动的视角 [J].
王波 ;
卢佩莹 ;
甄峰 .
地理研究, 2018, 37 (10) :2075-2086
[7]   “厚数据+大数据” 激活老旧社区公共生活——以北京鸭子桥社区为例 [J].
张希煜 ;
茅明睿 ;
邢晓旭 ;
高硕 ;
张鹏英 ;
姜冬睿 .
北京规划建设, 2018, (05) :4-10
[8]   城市大数据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范式:从数据分维到CIM平台 [J].
杨俊宴 .
北京规划建设, 2017, (06) :15-20
[9]   面向问题和需求的上海社区规划编制方法和实施机制探索 [J].
过甦茜 .
上海城市规划, 2017, (02) :39-45
[10]   “群体智慧”引入历史地段规划的进展 [J].
王英姿 ;
顾朝林 .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4)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