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生活圈划定模型——以北京市清河街道为例

被引:63
作者
柴彦威 [1 ]
李春江 [1 ]
夏万渠 [1 ]
王珏 [2 ]
张雪 [1 ]
孙道胜 [3 ]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4]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
[5]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 不详
关键词
生活圈; 社区; 居住区规划; 结晶生长;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生活圈划定是生活圈规划的前置条件与技术难点,已有划定方法存在割裂地理环境与居民行为的问题。运用"基于情境的结晶生长活动空间"方法,构建一套符合生活圈理念、实现居民行为与地理环境信息有机结合的社区生活圈划定模型。模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通过结晶生长模型划定每一个社区的居民15分钟步行可达生活圈,反映在步行能力以及高精度的地理环境约束下最大潜在的活动空间;第二,通过核密度方法分析居民实际的活动空间在步行可达生活圈中的分布情况,反映社区生活圈的内部结构,按活动强度分为高密度区、中密度区、低密度区以及无实际行为分布的无活动区;第三,在街道尺度对步行可达生活圈及生活圈内部结构进行叠加,分析不同空间的可达性差异以及同一空间被不同社区居民所共享使用的情况。研究以清河街道15个社区为例,划定每一个社区的生活圈及内部结构,并在街道层面对不同社区生活圈进行叠加,最后,基于划定结果为社区生活圈规划和设施优化提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68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城市生活圈规划:从研究到实践[J]. 柴彦威,李春江.城市规划. 2019(05)
[2]  
学术对话: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J]. 柴彦威,于一凡,王慧芳,吕海虹,程蓉,王德,王兰,黄瓴,武凤文.城市规划. 2019(05)
[3]   哈尔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及步行网络优化策略 [J].
郭嵘 ;
李元 ;
黄梦石 .
规划师, 2019, (04) :18-24
[4]   城市老年人的日常活动特征及其感知评价的影响因素——以上海中心城社区为例 [J].
黄怡 ;
朱晓宇 .
上海城市规划, 2018, (06) :87-96
[5]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长春市活动空间特征与社区分异研究 [J].
闫晴 ;
李诚固 ;
陈才 ;
罗凤龙 .
人文地理, 2018, 33 (06) :35-43
[6]   城市社区生活圈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以北京市清河街道为例 [J].
孙道胜 ;
柴彦威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7, (09) :7-14+25+2
[7]   社区生活圈的界定与测度:以北京清河地区为例 [J].
孙道胜 ;
柴彦威 ;
张艳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6, (09) :1-9
[8]   生活圈构建视角下特大城市社区动态规划探索 [J].
吴秋晴 .
上海城市规划, 2015, (04) :13-19
[9]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柴彦威 ;
张雪 ;
孙道胜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3) :61-69
[10]   基于签到数据的城市活动时空间动态变化及区划研究 [J].
王波 ;
甄峰 ;
张浩 .
地理科学, 2015, 35 (02)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