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化理念下中国城乡融合多维审视及影响因素

被引:103
作者
周佳宁 [1 ]
邹伟 [1 ]
秦富仓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
关键词
等值化; 城乡融合; 多维审视;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摘要
基于等值化理念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GPCA)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测度并审视中国城乡多维融合发展;选取空间计量模型探索推进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发现:①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向好且推进有序。社会和经济融合始终分列第一和第二主导位次,生态环境融合水平亦稳步提升。②城乡融合热点和冷点区基本分列于"胡焕庸线"东南和西北两侧。人口融合沿东中西递减;空间融合形成"北上广"为主的"核心-边缘"区;东部沿海是经济融合扩散互溢区,而生态环境和经济融合存在空间"错位";社会融合高值簇集中在中部。③破解人才瓶颈、夯实"三权分置"、健全财政体制并创新金融服务、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三产融合,打好人、地、钱、业组合拳同时规范政府行为、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等均利于推进城乡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836 / 185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城乡等值化的理论剖析及实践启示 [J].
李文荣 ;
陈建伟 .
城市问题, 2012, (01) :22-25+29
[22]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
[23]   农民外出务工的逻辑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J].
贺雪峰 ;
董磊明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2) :12-18+95
[24]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地方政府开支及财政自主 [J].
陶然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文汇, 2007, (02) :1-21
[25]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J].
李培祥 .
地理科学, 2006, (02) :2136-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