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研究和展望

被引:43
作者
郭大立 [1 ,2 ]
贡玉军 [2 ]
李曙光 [3 ,4 ]
曾晓慧 [2 ]
李臻 [5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2]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3]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4] 中国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项目部
[5] 不详
关键词
煤层气; 排采; 机理; 流程; 工艺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工艺技术流程是钻井、压裂和排采,排采是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环节。作为开发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很长时期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煤层气的排采机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提出煤层气井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模型和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分析了煤层气排采不合理所造成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生产压差和排采速度,调整排采组合方式,采用定压排采和定产排采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或缓解。实现煤层气排采定量化和自动化,对合理开发煤层气、提高煤层气藏开采规模、降低成本和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煤层气排采动态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J].
杨秀春 ;
李明宅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8, (02) :19-23+27
[2]   煤层气井排采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方法 [J].
倪小明 ;
王延斌 ;
接铭训 ;
吴建光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6) :101-104+212
[3]   煤层气羽状水平井数值模拟新方法 [J].
吴晓东 ;
安永生 ;
席长丰 .
天然气工业, 2007, (07) :76-78+139
[4]   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数值模拟技术应用 [J].
张亚蒲 ;
张冬丽 ;
杨正明 ;
李安启 .
天然气工业, 2006, (12) :115-117+205
[5]   自制煤层气井排采试气流程 [J].
任源峰 ;
孙吉斌 ;
曾凡智 ;
张亚明 .
油气井测试, 2006, (05) :46-48+77
[6]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煤层气羽状水平井开采数值模拟 [J].
张冬丽 ;
王新海 ;
宋岩 .
石油学报, 2006, (04) :89-92
[7]   中国煤层气基础研究和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 [J].
宋岩 ;
张新民 ;
柳少波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7+204
[8]   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研究 [J].
吴晓东 ;
王国强 ;
李安启 ;
王欣 .
天然气工业, 2004, (08) :82-84+5
[9]   煤层气小井网排采试验中各参数间关系的研究 [J].
陈兆山 ;
路爱平 .
中国煤田地质, 2003, (02) :27-29+68
[10]   煤层气产能预测随机动态模型及应用研究 [J].
杨永国 ;
秦勇 .
煤炭学报, 2001, (02) :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