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品种搭配模式研究附视频
被引:5
作者:

周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习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攸县农业局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攸县农业局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易祖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攸县农业局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构:
[1]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攸县农业局
来源: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品种搭配模式;
超高产;
栽培研究;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08.04.029
中图分类号:
S511.424.8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双季稻金优273-丰源优299(迟熟早稻-迟熟晚稻)、陆两优996-Y两优1号(迟熟早稻-中稻品种作晚稻)、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中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和金优207-丰源优299(晚稻品种作早稻-迟熟晚稻)4种品种搭配模式的早、晚稻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金优273-丰源优299搭配模式相比,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模式产量最高,其中晚稻贡献大于早稻;其次是Y两优1号-丰源优299,与前者相反,早稻的贡献大于晚稻。可见,陆两优996-Y两优1号搭配,即早稻选生育期适中的超高产迟熟品种,晚稻选生育期较长的超高产中稻品种搭配的栽培模式具有"双超"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0+53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作物高产群体LAI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J].
张宾
;
赵明
;
董志强
;
李建国
;
陈传永
;
孙锐
.
作物学报,
2007, (04)
:612-61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吴文革
;
张洪程
;
吴桂成
;
翟超群
;
钱银飞
;
陈烨
;
徐军
;
戴其根
;
许珂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2)
:250-257

吴文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桂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翟超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钱银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陈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徐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3]
施用尿素和控释氮肥的双季稻田表层水氮素动态及其径流损失规律
[J].
纪雄辉
;
郑圣先
;
鲁艳红
;
廖育林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12)
:2521-2530

纪雄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郑圣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鲁艳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廖育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4]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J].
程式华
;
曹立勇
;
陈深广
;
朱德峰
;
王熹
;
闵绍楷
;
翟虎渠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3)
:280-284

程式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曹立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陈深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朱德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王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闵绍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翟虎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北京
[5]
华南双季超高产水稻抽穗期理想株型结构研究
[J].
陈友订
;
万邦惠
;
张旭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1)
:54-60

陈友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万邦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水稻新株型与粳/籼杂种源库特征与物质运转的研究
[J].
杨建昌
;
张文虎
;
王志琴
;
刘立军
;
朱庆森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5)
:511-51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扬州,扬州,

王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扬州,扬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庆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扬州,扬州,
[7]
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J].
邹应斌
;
黄见良
;
李合松
;
张杨珠
;
肖应辉
;
黄升平
;
宋春芳
;
程正良
;
易建平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S1)
:4-8

邹应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

黄见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

李合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

张杨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

肖应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

黄升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

宋春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

程正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

易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局!醴陵,
[8]
双季稻复种轮作与连作对土壤有机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J].
杨东方
;
李学垣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2)
:51-56

杨东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

李学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