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南宁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分析

被引:48
作者
王凤英 [1 ]
胡高 [1 ]
陈晓 [1 ]
沈慧梅 [1 ]
罗善煜 [2 ]
辛德育 [3 ]
徐盛刚 [4 ]
张孝羲 [1 ]
翟保平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农业部病虫害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
[4] 南宁市植保站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卵巢解剖; 种群性质; 迁飞轨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雌蛾卵巢系统解剖、轨迹分析、天气学背景分析及历史虫情分析,阐释了广西早稻上稻纵卷叶螟前期虫源和种群性质,发现2007年广西南宁市稻纵卷叶螟主迁入峰的主要虫源地为越南北部、老挝或泰国的中北部地区。通过比较1970-1980年和2000年以来两个不同时段中稻纵卷叶螟前期迁入(4、5月份)和秋季回迁(9、10月份)高峰期和高峰日的发生时间和发生量,分析1981-2002年与2003年以来两个时段之间的雨量、雨日与前期迁入量之间的关系,发现2003年以来境外虫源前期迁入量倍增及秋季回迁提早(从9月中旬提前到9月初)是造成南宁稻纵卷叶螟连年大发生到特大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早期迁入与秋季回迁在时间和发生虫量上并无必然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迁飞的多普勒昆虫雷达观测及动态 [J].
高月波 ;
陈晓 ;
陈钟荣 ;
包云轩 ;
杨荣明 ;
刘天龙 ;
翟保平 .
生态学报, 2008, (11) :5238-5247
[2]   江苏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的重发原因与治理对策 [J].
冯正娣 ;
陈善国 .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9) :198+48-198
[3]   安徽安庆混作稻区稻纵卷叶螟第三、四代发生规律研究 [J].
齐国君 ;
秦冉冉 ;
肖满开 ;
郑兆阳 ;
江潮 ;
程遐年 ;
张孝羲 ;
翟保平 .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05) :513-518
[4]   2007年太湖西线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与防治技术 [J].
周建平 ;
汤露萍 ;
邹燕敏 ;
唐逸娟 ;
王建良 .
上海农业科技, 2008, (04) :126-127
[5]   2007年全国稻纵卷叶螟发生实况分析与2008年发生趋势预测 [J].
刘宇 ;
王建强 ;
冯晓东 ;
蒋学辉 .
中国植保导刊, 2008, (07) :33-35
[6]   浅谈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J].
舒朝英 ;
王静 .
湖北植保, 2008, (04) :35-37
[7]   近年来融水县水稻“两迁”害虫发生特点及未来趋势分析 [J].
蓝继新 .
广西植保, 2007, (S1) :106-108
[8]   三都县2000~2005年稻纵卷叶螟监测结果浅析 [J].
白明琼 ;
吴祥 ;
周朝霞 ;
李立平 .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7) :120+122-120
[9]   2006年水稻两迁害虫研讨会纪要 [J].
翟保平 ;
程家安 .
昆虫知识, 2006, (04) :585-588
[10]   稻纵卷叶螟“赶蛾法”的改进 [J].
胡晓斌 ;
秦洁华 .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06) :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