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数量词构式研究

被引:13
作者
张建理 [1 ]
叶华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和国际交流学院
[2]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认知语法; 双数量词构式; 题元结构; 容器隐喻; 转喻; 压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运用构式语法可以对现代汉语中的一些特殊句子(如"一锅饭吃十个人")作出新的概括和解释。这类句子例示或详述的是双数量词构式。此构式的形式为:含数量词的名词短语1+动词+含数量词的名词短语2,构式义为量供求平衡,即可供给量大于或等于需求量,供求相抵,需求得到满足。局部构式义的激活和表征涉及具体的转喻和隐喻,而构式的整体认知运作与容器概念隐喻有关。双数量词构式对进入其内的概念实体有约束和压制作用。构式凌驾于动词原义之上,对与构式义相违的动词实行禁入,对其他动词有一定的宽容和妥协。运用言语使用理论可对此构式的形成和使用加以解释。引入这一构式有助于解释汉语学界长期讨论的两个问题:主宾的可易性和施事宾语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J].
张建理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82-189
[2]   转喻的构式化表征 [J].
张韧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02) :21-28
[3]   英汉双宾语句认知对比研究 [J].
张建理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6, (06) :28-33
[4]   容纳句的数量关系、句法特征及认知解释 [J].
丁加勇 .
汉语学报, 2006, (01) :64-75+95
[5]   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机制和条件——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 [J].
袁毓林 .
语言研究, 2004, (04) :1-10
[6]   语法研究的目标——预测还是解释?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4, (06) :483-492+575
[7]   数目短语 [J].
李艳惠 ;
陆丙甫 .
中国语文, 2002, (04) :326-336+382
[8]   句式和配价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0, (04) :291-297+381
[9]   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语义条件分析 [J].
任鹰 .
汉语学习, 1999, (03) :1-6
[10]   现代汉语主宾可互易句的考察 [J].
李敏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 (04) :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