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89
作者
杨宪龙
路永莉
同延安
林文
梁婷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长期施氮; 秸秆还田; 作物产量; 累计氮肥利用率; 无机氮残留; 氮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氮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0—100 cm土层无机氮残留及体系氮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小麦、玉米4年平均产量增幅分别为64.1%和48.8%,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优化施肥小麦、玉米氮肥用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减少了27.3%和55.6%,但连续4年作物产量没有显著降低。秸秆还田随种植年限的推移其增产效果逐渐明显。轮作体系作物累计氮肥利用率逐年升高,前8季作物达33.3%~56.6%,说明氮肥后效明显。施氮增加了0—100 cm土层无机氮残留,且NO3--N残留明显高于NH4+-N,并与年施氮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秸秆还田对无机氮残留影响不明显。体系氮平衡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作物累计氮素吸收先显著增加后增幅不变,而残留Nmin和表观损失均显著增加。秸秆还田措施下,作物累计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3.0%和26.2%,氮素表观损失和损失率均降低了22.9%,但对残留Nmin和表观残留率的影响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蔡红光
    米国华
    张秀芝
    任军
    冯国忠
    高强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1) : 89 - 97
  • [2] 不同氮肥用量下冬小麦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其与氮素表观盈亏的关系
    刘瑞
    戴相林
    周建斌
    张鹏
    崔亚胜
    王天泰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6) : 1335 - 1341
  • [3]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蒋向
    任洪志
    贺德先
    [J].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03) : 569 - 574
  • [4] 秸秆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婷
    贾志宽
    张睿
    郑甲成
    任世春
    杨宝平
    聂俊峰
    刘艳红
    王海霞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7) : 68 - 76
  • [5]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
    赵鹏
    陈阜
    李莉
    [J]. 华北农学报 , 2010, (03) : 165 - 169
  • [6] 稻草覆盖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水清
    钟旭华
    黄农荣
    吕国安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3) : 611 - 616
  • [7] 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季化肥氮去向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刘新宇
    巨晓棠
    张丽娟
    李鑫
    袁丽金
    刘楠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2) : 296 - 303
  • [8] 麦玉两熟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赵鹏
    陈阜
    马新明
    熊淑萍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02) : 162 - 166
  • [9]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林治安
    赵秉强
    袁亮
    Hwat BingSo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8) : 2809 - 2819
  • [10] 滴灌施肥中施氮量对两年蔬菜产量、氮素平衡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张学军
    赵营
    陈晓群
    吴礼树
    胡承孝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1) : 2535 - 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