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农地非农化均衡模型

被引:10
作者
张学辉 [1 ]
王如渊 [2 ]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2]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非农化; 最优化模型; 地方政府行为;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06.004
中图分类号
F301.0 [土地政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目的:建立一个最优化模型,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考察农地非农化的数量、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获得的增值收益、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政治性任务的完成程度、地方政府行为4者间的关系及农地非农化的均衡过程。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和经济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农地非农化均衡状态下,农民应得的增值收益并不能充分实现,土地市场存在着效率损失,中央政府的政治性任务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这是由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政绩最大化的目标决定的。研究结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上设计更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肖屹 ;
曲福田 ;
钱忠好 ;
许恒周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3) :77-83+111
[2]   土地征收和出让中不同集团利益取向的理论分析——兼论对耕地保护的影响 [J].
毛振强 ;
卢艳霞 ;
李宪文 ;
汪秀莲 ;
白晓飞 ;
解琳 ;
朱国华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3) :11-19
[3]   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我国当前土地征收问题的法律与经济分析 [J].
李长健 ;
徐海萍 ;
辛晨 .
经济体制改革, 2008, (02) :81-86
[4]   国家土地征用中地方政府违规的制度性原因探析 [J].
程世勇 ;
李伟群 .
经济体制改革, 2008, (01) :121-124
[5]   当前土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J].
黄小虎 .
中国税务, 2007, (02) :46-47
[6]   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 [J].
周飞舟 .
社会学研究, 2007, (01) :49-82+243
[7]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J].
张合林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3) :6-16
[8]   我国征地制度的制度悖论与创新路径 [J].
吴玲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10) :12-17
[9]   征地主体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 [J].
吴晓洁 ;
黄贤金 ;
张晓玲 ;
李如海 ;
钟太洋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4) :29-33
[10]   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决策权失衡 [J].
王克强 ;
闻岳春 .
经济管理, 2005, (11)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