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农地非农化均衡模型

被引:10
作者
张学辉 [1 ]
王如渊 [2 ]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2]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非农化; 最优化模型; 地方政府行为;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06.004
中图分类号
F301.0 [土地政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目的:建立一个最优化模型,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考察农地非农化的数量、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获得的增值收益、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政治性任务的完成程度、地方政府行为4者间的关系及农地非农化的均衡过程。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和经济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农地非农化均衡状态下,农民应得的增值收益并不能充分实现,土地市场存在着效率损失,中央政府的政治性任务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这是由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政绩最大化的目标决定的。研究结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上设计更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turnover of provincial leaders in China[J] . Ye Chen,Hongbin Li,Li-An Zhou.Economics Letters . 2005 (3)
[12]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J] . Gabriella Montinola,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World Politics . 1995 (1)
[13]  
The Revenue Imperative and the Role of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s Transition and Growth. Ran Tao,Dali L.Yang. 2008 Chicago Conference on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gram . 2008
[15]   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 [J].
曲福田 ;
冯淑怡 ;
诸培新 ;
陈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229-248
[16]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 [J].
周其仁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193-210
[17]   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 [J].
钱忠好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4, (05) :5-11
[18]   农地转非中的利益格局分析 [J].
李海伟 .
南开经济研究, 2004, (03) :11-15
[19]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与创新: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 [J].
陈利根 ;
陈会广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6) :40-47
[20]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 [J].
张静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13-12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