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油茶品种叶片3种保护酶活性分析

被引:9
作者
邓艳
常明山
朱英芝
李德伟
吴耀军
蒋学建
机构
[1]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茶;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酶(CAT);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目的】测定不同油茶品种健康叶片中的3种保护酶活性,为油茶抗病性、抗逆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岑软3号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普通油茶、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6个油茶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6个品种油茶叶片的POD活性排序为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3号油茶)>(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CAT活性排序为岑软3号油茶>(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SOD活性排序为陆川油茶>岑软3号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普通油茶、岑软2号油茶和香花油茶)。【结论】以油茶健康叶片中POD、CAT和SOD活性高低可判断油茶的抗病性或抗逆性强弱。
引用
收藏
页码:686 / 6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叶色、株型、粒型和抽穗期水稻突变体的生理特性研究.[D].陈慧珍.江西农业大学.2013, 03
[2]  
油茶炭疽病的发生与植株内含物和酶活性的关系研究.[D].董传媛.安徽农业大学.2009, S2
[3]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植物抗逆性 [J].
夏民旋 ;
王维 ;
袁瑞 ;
邓粉妮 ;
沈法富 .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13 (11) :2633-2646
[4]   油茶炭疽病与果皮中酶活性及糖类含量的关系 [J].
董传媛 ;
曹志华 ;
束庆龙 ;
胡娟娟 ;
刘洪剑 .
经济林研究, 2013, (04) :165-169
[5]   油茶品种对炭疽病酶活性的生理生化抗性研究 [J].
杨光道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 17 (09) :19-22
[6]   植物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 [J].
南芝润 ;
范月仙 .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05) :27-29
[7]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J].
邢会琴 ;
李敏权 ;
徐秉良 ;
雷玉明 ;
马建仓 .
草地学报, 2007, (04) :376-380
[8]   白菜型冬油菜白粉病病程中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的变化 [J].
邵登魁 ;
裴建文 ;
雷建明 ;
庞进平 ;
孙万仓 .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5) :118-122
[9]   植物过氧化物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J].
梁艳荣 ;
胡晓红 ;
张颍力 ;
刘湘萍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10-113
[10]   锥栗对栗疫病抗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J].
郭文硕 ;
黄宗安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 (01)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