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炭疽病与果皮中酶活性及糖类含量的关系

被引:2
作者
董传媛 [1 ,2 ]
曹志华 [1 ,3 ]
束庆龙 [1 ]
胡娟娟 [1 ]
刘洪剑 [3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2] 安徽省长丰县林业局
[3]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茶炭疽病; 炭疽病菌; 酶活性; 可溶性糖; 还原性糖;
D O I
10.14067/j.cnki.1003-8981.2013.04.003
中图分类号
S763.7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为了探明油茶抗炭疽病的机理,在中国长江以北油茶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舒城县,选择无任何防治措施的油茶林,对其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进行多年定株、定期调查,筛选出感病程度不同的油茶植株作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节不同月份,对不同感病程度植株果皮中的3种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其果皮内含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高抗品种果皮发病率为2.8%,而高感品种果皮发病率高达100%;在发病季节,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随着果皮成熟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抗病品种含量远高于感病品种;3种酶活性与果皮的成熟度、发病率呈正相关,高抗品种酶活性初期上升较快,后期上升较平缓,中抗与感病品种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臭氧处理对草莓果实PPO和POD活性的影响 [J].
李梦钗 ;
冯薇 ;
葛艳蕊 .
经济林研究, 2012, (03) :84-86
[2]   油茶果实和叶片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 [J].
姜志娜 ;
谭晓风 ;
袁军 ;
叶思成 ;
李泽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 (05) :42-45
[3]   欧李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叶果生理性状的相关性 [J].
马建军 ;
于凤鸣 ;
杜彬 ;
张立彬 ;
任艳军 .
经济林研究, 2011, 29 (04) :28-35
[4]   不结球白菜感染芜菁花叶病毒后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及其抗病相关性 [J].
刘琳 ;
侯喜林 ;
王利英 ;
陈晓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2 (03) :14-18
[5]   愈创木酚法测定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改进 [J].
李忠光 ;
龚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02) :323-324
[6]   不同番木瓜品种植株感染环斑花叶病毒后PAL、PPO、POD活性的变化 [J].
李惠华 ;
谢志南 ;
赖瑞云 ;
苏明华 .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04) :1-4
[7]   苹果果实中几种生化物质的含量与抗采后炭疽病的关系 [J].
檀根甲 ;
李增智 ;
薛莲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 (05) :857-860
[8]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J].
邢会琴 ;
李敏权 ;
徐秉良 ;
雷玉明 ;
马建仓 .
草地学报, 2007, (04) :376-380
[9]   辣椒感染青枯菌后POD活性及同工酶的变化 [J].
胡青平 ;
徐建国 ;
薄芳芳 ;
陈五岭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425-428
[10]   油茶果皮花青素、糖含量和PAL活性与炭疽病的关系 [J].
杨光道 ;
段琳 ;
束庆龙 ;
黄长春 .
林业科学, 2007, (06) :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