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感染青枯菌后POD活性及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6
作者
胡青平 [1 ]
徐建国 [2 ]
薄芳芳 [2 ]
陈五岭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辣椒; 青枯菌; POD; 同工酶;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7.03.020
中图分类号
S436.418 [辣椒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目的对辣椒感染青枯菌前后的根、茎、叶内过氧化物酶(POD)及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比色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结果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辣椒叶片的POD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和茎部。辣椒接菌后,根、茎的POD活性在第3 d升至最高值,而叶内第5d升至最高值,且比对照提高了4.7%;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辣椒接菌后的同工酶谱带,在条带的数目、种类和各条的相对活性上表现出差异。结论POD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青枯菌侵染后烟株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 [J].
潘建菁 ;
纪成灿 ;
刘冬霞 ;
王雪仁 ;
吴剑 .
中国烟草科学, 2004, (03) :28-30
[2]   过氧化物酶与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J].
蒋选利 ;
李振岐 ;
康振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124-129
[3]   桉树对青枯病抗性与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J].
宋从凤 ;
王金生 ;
施仲美 ;
奚福生 ;
何贵整 ;
李洁汉 .
广西林业科学, 2000, (01) :7-10
[4]   大豆品种接种SMV叶片POD同工酶的研究 [J].
徐金星 ;
刘忠民 ;
刘翠明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20-25
[5]   同工酶谱技术在烟草种子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J].
景建洲 ;
孙渭 ;
李沛光 ;
孙连魁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6) :3-5
[6]   黄瓜不同抗病品种感染镰刀菌枯萎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J].
徐建华 ;
利容千 ;
王建波 .
植物病理学报, 1995, (03) :23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