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接种SMV叶片POD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徐金星
刘忠民
刘翠明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哈尔滨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活性;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0.01.004
中图分类号
S565.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采用成株感 SMV1号、 3号株系大豆品种合丰 2 5、丰收 12 ,抗 SMV1号而感 SMV3号株系品种东农 81- 4 3、铁 6 915(东农 ) ,抗 SMV1号、 3号株系品种东农 93- 0 4 6、东农 92 - 0 70 ,在隔离网室内采用盆载试验 ,于对生真叶期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分别接种 SMV1号、3号株系 ,以未接种健株为对照 ,在大豆鼓粒初期测定分析叶片 POD同工酶。结果表明 ,抗感品种未接种健株叶片 POD同工酶谱带没有明显差异 ,POD活性品种间略有差别 ,但 POD活性与抗性没有相关。分别接种 SMV二个株系后 ,各品种 POD同工酶谱带数目不变 ,一些酶带活性发生变化。合丰 2 5、丰收 12接种 SMV后 ,叶片 POD同工酶活性增强 ,且接种 3号株系增加得大。说明 SMV毒性越强 ,植株感病越严重 ,POD活性变化越大。因此 ,叶片 POD活性的增强是植株感病的生化症状。东农 81- 4 3、铁 6 915接种 SMV1号株系后 ,叶片 POD同工酶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接种 SMV3号株系后 ,叶片 POD同工酶活性增强。说明同一品种对二个株系的抗性不同 ,POD的变化也不同。东农 93- 0 4 6和东农 92 - 0 70接种二个株系后 ,POD同工酶没有明显变化 ,接种 SMV3号株系后 ,POD活性略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接种大豆花叶病毒后、大豆叶片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蛋白组份的变化 [J].
庄炳昌 ;
徐豹 ;
廖林 .
植物病理学报, 1993, (03) :71-75
[2]   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及其F1代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分析 [J].
陈怡 ;
栾晓燕 ;
黄承运 ;
谷秀芝 ;
杜维广 ;
张桂茹 ;
满为群 ;
刘丽君 .
大豆科学, 1993, (01) :30-36
[3]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大豆花叶病毒后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 [J].
廖林 ;
赵荣林 ;
张志权 ;
王金陵 .
中国油料, 1993, (01) :28-31
[4]   大豆抗、感病毒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比较研究 [J].
李星华 ;
陈宛妹 ;
李增禄 .
大豆科学, 1991, (02) :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