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野芭蕉先锋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演替动态

被引:16
作者
唐建维
施济普
张光明
白坤甲
郭贤明
朱胜忠
段文桂
宋军平
刀建红
黄建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2]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野芭蕉; 群落结构; 演替动态; 西双版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西双版纳勐腊县麻木树地区的热带雨林刀耕火种撂荒后形成的不同演替阶段的野芭蕉先锋植物群落进行了植物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及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 10 0 0m2 的样地上 ,随着群落的发展和演替的进行 ,群落的科、属、种组成日趋复杂 ,从侵入阶段的 17科 2 7属 30种 ,上升到定居阶段的5 0科 74属 98种 ,至扩散阶段已达 5 5科 87属 113种。 3个不同林龄阶段的群落区系组成可分为 9种类型 ,均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 ,占 90 %左右。随着群落的发展 ,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 (印度—马来西亚 )分布所占的比例随林龄逐渐增大 ,而旧世界热带分布及东亚至北美洲间断分布所占的比例在逐渐减少。群落的层次结构由简单趋于复杂 ,野芭蕉的种群数量急剧增长 ,各龄级的个体分布逐渐增多 ,群落正向着湿润性的热带森林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