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带宽对套作小麦产量及边际效应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樊高琼 [1 ]
杨文钰 [1 ]
任万军 [1 ]
郑亭 [1 ]
雍太文 [1 ]
王小春 [1 ]
陈明祥 [2 ]
白文进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射洪县农业局
关键词
小麦; 套作; 带宽; 产量; 边际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内麦8号"为材料,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双六零"(带宽4 m)、"双三零"(带宽2 m)、"三五二五"(带宽2 m)、"三零二零"(带宽1.67 m)、"一二二二"(带宽1.13 m)5种不同带宽对小麦产量及边际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小麦有效穗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有效穗与小麦播幅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受边际效应的影响,边行经济性状在不同带宽间的变异小,而非边行的经济性状较边行显著变劣,中厢带植模式能兼顾穗数和边际效应的发挥而增产,是四川丘陵旱地套作小麦高产高效的适宜种植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小麦边际效应与种植方式规范化的研究 [J].
陈雨海 ;
李永庚 ;
余松烈 ;
于振文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2) :68-71
[2]   小麦边行优势及其利用的研究 [J].
陈雨海 ;
余松烈 ;
于振文 .
耕作与栽培, 2002, (06) :3-4+8
[3]   带状种植小麦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的研究 [J].
赵秉强 ;
余松烈 ;
李凤超 ;
于振文 .
作物学报, 2000, (03) :278-284
[4]   小麦边际效应的研究 [J].
陈雨海 ;
余松烈 ;
于振文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4) :431-435
[5]   华北平原地区麦田两熟的光能利用、作物竞争与产量分析 [J].
刘巽浩 ;
韩湘玲 ;
赵明斋 ;
孔扬庄 .
作物学报, 1981, (01) :63-72
[6]  
间套带状小麦高产原理与技术.[M].赵秉强;余松烈;李凤超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
[8]  
中国耕作制度.[M].刘巽浩等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