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评述

被引:25
作者
李熠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概念; 思维形式; 市民社会;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04.02.024
中图分类号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Civil Society(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由于这一问题与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的变迁密切相关,因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拟对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研究状况作一简单评述。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 [J].
陈晏清 ;
王新生 .
南开学报, 2001, (06) :29-37
[2]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 [J].
马长山 .
法学研究, 2001, (03) :19-41
[4]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J].
郁建兴 .
人文杂志, 2000, (03) :13-18
[5]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 [J].
何增科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0, (01) :27-32
[6]   论“市民社会”及其历史地位──兼评“重建市民社会” [J].
胡承槐 .
哲学研究, 1999, (11) :13-21
[7]   对90年代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反思 [J].
方朝晖 .
天津社会科学, 1999, (05) :19-24
[8]   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 [J].
储建国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1) :57-60
[9]   伯恩斯坦的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 [J].
郁建兴 .
哲学研究, 1997, (04) :17-23
[10]   第三个向度─—与政治、经济关系微妙的“市民社会” [J].
童世骏 .
欧洲, 1995, (03) :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