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的负面效应与身份间消极互动

被引:10
作者
刘乐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身份政治; 关系理论; 不对称互动; 美巴关系; 反恐联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35.3 []; D871.2 [];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关系具有正负两面性。其中,关系的负面性是指行为体在关系联结与互动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关注关系的负面性,有助于我们理解行为体之间相互弱化彼此身份认知的消极互动:关系的负面效应催生特定身份与其反向身份之间产生角色规范不协调与行为预期不匹配的身份错位,进而引发彼此在不一致方向上高强度往来的互动失衡,最终使得互动双方围绕不对称关系的疏密程度而陷入强权方担心"被牵连—被离心"、弱权方忧虑"被束缚—被抛弃"的关系困境。美国和巴基斯坦对于两国不对称反恐联盟在"议题伙伴"与"安全盟友"之间的身份错位引发双方在充分行动配合与实质安全合作之间的互动失衡并最终使得美巴双边安全关系陷入疏密失宜的两难困境就是一个例证。鉴于此,行为体之间的身份互动应该根据双方共有的关系基础而确立适宜的交往边界并保持恰切的关系距离,以期缓解关系的负面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54+160 +16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21]   A Strategy of "Congagement" toward Pakistan [J].
Khalilzad, Zalmay .
WASHINGTON QUARTERLY, 2012, 35 (02) :107-119
[22]  
Asymmetry and systemic misperception: China, Vietnam and Cambodia during the 1970s[J] . Brantly Womack.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 2003 (2)
[23]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J].
WENDT, A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94, 88 (02) :384-397
[24]  
社会学 .2 戴维.博普诺著,李强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7
[25]   间接性结构冲突——第三方引发的中美危机及其管控 [J].
李开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7) :90-106+158
[26]   承诺难题与美国亚太联盟转型 [J].
左希迎 .
当代亚太, 2015, (03) :4-28+156
[27]   回归权力的关系语境——国家社会性权力的网络分析与测量 [J].
庞珣 ;
权家运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6) :39-64+157
[28]   “结构—价值”变动的错位互构:理解南方农村自杀潮的一个框架 [J].
杨华 .
开放时代, 2013, (06) :47-66
[29]   美巴反恐同盟的收益一成本分析——以巴基斯坦为视角 [J].
许善品 .
南亚研究, 2013, (03) :83-96
[30]   东盟如何在南海问题上“反领导”了中国?——一种弱者的实践策略分析 [J].
聂文娟 .
当代亚太, 2013, (04) :85-1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