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地形成的三大活动构造历史阶段

被引:24
作者
徐旭辉
高长林
黄泽光
范小林
刘光祥
周小进
翟常博
单翔麟
吉让寿
秦德余
张渝昌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盆地; 中国; 构造阶段; 盆地世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大陆的组成复杂而不均一,是历史上多个小型陆块会聚形成的复合大陆,基底结构各异,形成时代先后不一。中国各盆地的形成和分布取决于中国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成盆体制的变化。中国盆地的形成经历了古中国陆、古亚洲陆和新亚洲大陆形成3个阶段。在陆缘和陆内两大优势的成盆构造-热体制作用下,分别形成了古中国/古亚洲构造环境的古生代盆地,新亚洲构造环境下的中新生代盆地。其中,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在会聚缩合的大陆内部,历经了3次构造变格:第一变格期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第二变格期为晚白垩世—始新世和渐新世、第三变格期为渐新世和新近纪—现今。中新生代的盆地叠加、改造了古生代盆地,形成了复杂的盆地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喜马拉雅运动的期次及其动力学背景 [J].
贾承造 ;
何登发 ;
陆洁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21-125+169
[2]   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杨兴科 ;
王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07-313
[3]   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进展与勘探战略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1-7
[4]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的构造与油气 [J].
刘志宏 ;
卢华复 ;
贾承造 ;
雷刚林 ;
齐英民 ;
谢会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297-303
[5]   川西前陆盆地勘探思路分析 [J].
吴世祥 ;
汪泽成 ;
张林 ;
沈珏红 ;
罗启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3) :210-216
[6]   中国中西部类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性 [J].
杨明慧 ;
刘池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46-49
[7]   石油勘探工作的系统观 [J].
何治亮 ;
朱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4) :90-94
[8]   假说──不应误解的一种研究方式 [J].
贺自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83-86
[9]   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点之一 [J].
刘池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255-261
[10]   活动论构造历史观 [J].
朱夏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1, (03)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