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淀粉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韩永伟
韩建国
张蕴薇
王堃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退耕还草; 淀粉酶; 脲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农牧交错带以小麦为对照,研究退耕还草对0~20cm土壤淀粉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草后,草 地土壤淀粉酶和脲酶活性都显著高于小麦地;冰草和无芒雀麦草地土壤淀粉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最高;老芒麦+冰草(1∶ 3)对改善土壤淀粉酶的效果较好;老芒麦+冰草(1∶1)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的作用较大;随着利用年限的增加,老芒麦草 地土壤淀粉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74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李爱贞编著, 2001
[12]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昌勇主编, 2000
[13]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