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关键设计参数动力学研究
被引:3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成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鹏
机构
:
[1]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
2010年
/ 45卷
/ 04期
关键词
:
高路铁路;
无砟轨道;
列车-线路耦合动力学;
设计参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U213.244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应用列车-线路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关键设计参数,包括设计轮重、疲劳检算轮重、轨道合理刚度、路桥过渡段路基面支承刚度、路基不均匀沉降、轨面变形折角及钢轨挠度变化率.结果表明:设计轮重可取为静轮重的3.0倍;疲劳检算轮重系数可取为1.50;轨下基础刚度的合理范围为20~30 MN/m;路桥过渡段路基面支承刚度的合理值为500~1 000 MPa/m;路基不均匀沉降幅值、轨面变形折角和钢轨挠度变化率应分别控制在波长的1.0‰、1.5‰及0.3 mm/m以下.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4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高速铁路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D].蔡成标.西南交通大学.2004, 06
[2]
纵向压力作用下重载机车与轨道的动态相互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开云
翟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翟婉明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9,
44
(01)
: 7
-
12
[3]
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及服役模拟
张卫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卫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曙光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2)
: 147
-
152
[4]
无碴轨道动力学理论及应用
蔡成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列车与线路研究所
蔡成标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7,
(03)
: 255
-
261
[5]
客运专线道岔前后轨道刚度过渡段动力学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成标
刘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建新
翟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翟婉明
[J].
中国铁道科学,
2007,
(03)
: 18
-
22
[6]
解决关键技术 发展无碴轨道
卢祖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铁道学会工务委员会
卢祖文
[J].
中国铁路,
2005,
(01)
: 16
-
19+10
[7]
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设计关键技术
江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江成
范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范佳
王继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王继军
[J].
中国铁道科学,
2004,
(02)
: 43
-
48
[8]
板式轨道设计与施工.[M].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西南交通大学列车与线路研究所[编];王其昌;韩启孟编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9]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M].翟婉明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10]
轨道力学.[M].(日)佐藤裕著;卢肇英译;.中国铁道出版社.1981,
←
1
2
→
共 11 条
[1]
高速铁路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D].蔡成标.西南交通大学.2004, 06
[2]
纵向压力作用下重载机车与轨道的动态相互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开云
翟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翟婉明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9,
44
(01)
: 7
-
12
[3]
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及服役模拟
张卫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卫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曙光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2)
: 147
-
152
[4]
无碴轨道动力学理论及应用
蔡成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列车与线路研究所
蔡成标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7,
(03)
: 255
-
261
[5]
客运专线道岔前后轨道刚度过渡段动力学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成标
刘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建新
翟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翟婉明
[J].
中国铁道科学,
2007,
(03)
: 18
-
22
[6]
解决关键技术 发展无碴轨道
卢祖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铁道学会工务委员会
卢祖文
[J].
中国铁路,
2005,
(01)
: 16
-
19+10
[7]
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设计关键技术
江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江成
范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范佳
王继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王继军
[J].
中国铁道科学,
2004,
(02)
: 43
-
48
[8]
板式轨道设计与施工.[M].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西南交通大学列车与线路研究所[编];王其昌;韩启孟编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9]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M].翟婉明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10]
轨道力学.[M].(日)佐藤裕著;卢肇英译;.中国铁道出版社.198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