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上游武当山剑河水质空间差异性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昆
李兆华
陈红兵
李艳蔷
余晓妹
王玲
梅新
机构
[1]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剑河; 小流域; 水质; 空间差异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质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始终困扰着水库水质的是入库河流的水污染治理问题.本文以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武当山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水环境调查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水质参数及人为干扰因子对剑河进行水质空间差异性分析.根据河流地理特征,将剑河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和太极湖河段调查单元,其水环境管理目标分别为地表水Ⅱ、Ⅲ、Ⅳ、Ⅲ类标准(GB/T 3838 2002).结果表明:在投肥养鱼、污水管网缺损和污水处理率低等因素的影响下,剑河全河段总氮(TN)超标比较严重,4个调查单元均达不到水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 Cr)、氨氮(NH3-N)在上游、中游河段分别达到地表水Ⅱ类和Ⅲ类管理要求,但在下游分别只有64%、64%和18%达到Ⅳ类水质要求,在太极湖河段Ⅲ类水质达标率分别为71%、29%和0.污染物浓度整体呈现下游>太极湖河段>上游>中游的趋势,其中TN的污染最为严重,浓度范围为2.27~13.51 mg/L,其次为NH3-N(0.25~13.31 mg/L)、COD Cr(7.0~95.5 mg/L)和TP浓度(0.01~0.79 mg/L)相对较低,并不构成剑河的核心污染.通过水质空间差异性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源削减方案,可以为河流水污染控制和丹江口水库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Degradation of phenanthrene and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in a constructed wetland [J].
Machate, T ;
Noll, H ;
Behrens, H ;
Kettrup, A .
WATER RESEARCH, 1997, 31 (03) :554-560
[2]  
清江水污染防治研究.[M].李兆华; 李瑞勤;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  
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M].黄漪平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5]   生物渔肥施用后氮磷元素在水体中留存规律的研究 [J].
李程亮 ;
朱培欣 ;
梁运祥 .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21) :4374-4377
[6]   沣河水质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J].
王莉 ;
胥鹏海 ;
宋涛 ;
李怀恩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 (03) :503-506
[7]   汾河上游流域沿程典型水样点水质变化分析 [J].
李俊英 ;
李素清 ;
韩锦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03) :59-64
[8]   丹江口水库浮游轮虫群落季节变动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孔令惠 ;
蔡庆华 ;
徐耀阳 ;
王岚 ;
张敏 .
湖泊科学, 2010, 22 (06) :941-949
[9]   渭河陕西段主要监控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J].
郭巍 .
安全与环境工程 , 2010, (05) :47-50
[10]   丹江口水库汉江干流库区淤积分析 [J].
章厚玉 ;
林云发 ;
杨德安 ;
高玉杰 ;
毕勇 ;
魏琼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 27 (0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