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13
作者
孟菲 [1 ,2 ]
赵海霞 [1 ]
牛铭杰 [1 ,2 ]
秦海旭 [1 ,2 ,3 ]
于忠华 [3 ]
孙瑞玲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成因分析; 空间状态法; 南京市;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9.0470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从资源、环境、生态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空间状态法测度了南京市2011~2016年环境承载力状况,并从自然条件、区域发展和管理制度3方面解析影响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南京市2011~2016年间环境承载力状况有所好转,但全市整体仍处于超载状态,主城区超载最严重,其次是六合区、浦口区和江宁区,溧水区与高淳区相对较好.南京市环境承载状态受自然、发展和管理类等多种因素影响,水、土资源禀赋及气象等自然条件对环境承载力起到先天限制作用;人口、产业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环境承载力进一步造成压力,且加剧环境承载状态的空间差异性;管理能力上的不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不断提高对超载状况则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007 / 40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