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及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桂心 [1 ]
谢小红 [2 ]
黄晓霞 [1 ]
张仁荣 [3 ]
吴克林 [1 ]
李洪忠 [1 ]
机构
[1]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
[2]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3]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老年; 丁苯酞; 神经节苷脂; 病患血小板聚集水平; 神经功能学评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分析并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PAL)及神经功能学评分(ND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包括血糖和血压的控制,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丁苯酞治疗,丁苯酞口服,0.2 g/次,3次/d。神经节苷脂100 mg加入到250 m L 0.9%Na Cl溶液中,静脉注射,1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聚集水平(PAL)和N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21/25)比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0)mmol/L比(5.5±1.1)mmol/L,(1.5±0.3)mmol/L比(1.7±0.4)mmol/L,(2.9±0.5)mmol/L比(3.1±0.6)mmol/L,P>0.05]。观察组PAL、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2.7±3.2)%比(59.4±3.0)%,(5.2±2.1)分比(7.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PAL和NDS评分,临床上值得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771 / 17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联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J].
王新 ;
王默力 ;
杨盛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3 (12) :1136-1138
[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丁苯酞预处理的干预作用 [J].
纪海茹 ;
孔维 ;
孔令伟 ;
赵淑敏 ;
孔祥玉 ;
王伟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 30 (11) :2079-2083
[3]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J].
司君增 ;
魏丽萍 ;
吴孟海 ;
亓勤德 .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7 (09) :1144-1146
[4]   丁苯酞对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脑水肿及皮层基质金属蛋白酶9、咬合蛋白表达的影响 [J].
孙东良 ;
王丽娜 ;
刘永亮 ;
王丽娟 ;
王鹏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 (07) :756-760
[5]   丁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水肿和梗死周围组织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表达的影响 [J].
王鹏 ;
王丽娜 ;
刘永亮 ;
李建民 ;
赵雅宁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4, 22 (05) :376-380
[6]   鞘内注射神经节苷酯GM-1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慢性中枢性痛的影响 [J].
谢永刚 ;
李爱芝 ;
姜秀良 ;
马加海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4, 34 (02) :183-185
[7]   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影响 [J].
尹春丽 ;
李永秋 ;
王耀伍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3, 26 (03) :219-221
[8]   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J].
赵红如 ;
张群英 ;
惠国祯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0) :1057-1061
[9]   神经节苷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J].
李伟强 ;
范业喜 ;
毛晓莲 .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12) :2058-2059
[10]   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张培蕾 ;
鲁海涛 ;
朱悦奇 ;
李明华 ;
赵俊功 .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2, 21 (03) :23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