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葡萄花油田北部鞍部地区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4
作者
张文起 [1 ]
车廷信 [2 ]
王长生 [3 ]
王李郑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
关键词
油气成藏; 砂体分布; 断层封闭性; 葡萄花油田;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系统描述葡萄花油田北部鞍部地区构造特征和断裂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烃源岩大量排烃期与构造形成时期的匹配关系、砂体分布、地层压力和断层封闭性对研究区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和构造形成时期良好匹配,地层压力低势区和在成藏时期断块边界断层侧向开启是成藏的有利条件,构造和砂体分布则是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成藏条件较好,可作为有利扩边潜力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99 / 6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松辽盆地北部埋藏历史对大庆长垣油藏成藏的控制 [J].
辛仁臣 ;
蔡希源 .
地球科学, 2004, (04) :457-460+472
[2]   油气运移输导系统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J].
付广 ;
薛永超 ;
付晓飞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1) :24-26+91
[3]   断层侧向封闭性与垂向封闭性关系分析 [J].
付广 ;
李凤君 ;
白明轩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02) :9-12+55
[4]   松辽盆地反转构造运动学特征 [J].
陈昭年 ;
陈发景 .
现代地质, 1996, (03) :99-105
[5]  
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金之钧等著, 2003
[6]  
松辽盆地反转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陈昭年,陈发景著, 1998
[7]  
Model for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entrapment within faulted structures. Allan U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