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技术化身”的标签:图像社交时代的连接文化及其视觉生成机制

被引:7
作者
刘涛 [1 ,2 ,3 ]
李昕昕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3]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图像社交; 连接文化; 标签; 数据流; 标签实践; 图像召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图像社交时代的连接文化,强调以"数据流"为关照对象,探讨图像社交背后的技术特性与物质逻辑。而标签作为"数据流"与平台算法在屏幕前的"技术化身",不仅意味着一个主题或内容的"索引"装置,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公共性内涵。因此,社交场域中的标签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不同于离线社交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感知:一方面,标签将图像数据化,由此形成了基于数据"连接"的图像社交场景;另一方面,标签提供了人与技术互动、群体与群体互动的实践场域。立足符码、场景、主体、行为四个基本的认识维度,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握图像社交时代连接文化生成的标签实践及其视觉运作机制:一是作为图像召唤的标签实践;二是作为空间生产的标签实践;三是作为主体建构的标签实践;四是作为图像行动的标签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Digital Images, Photo-Sharing, and Our Shifting Notions of Everyday Aesthetics [J] . Susan Murray.&nbsp&nbsp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 . 2008 (2)
[12]  
Digital photography: communication, identity, memory [J] . José van Dijck.&nbsp&nbspVisual Communication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