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粤丰B的香味遗传分析与SSR标记定位

被引:29
作者
李金华 [1 ]
王丰 [1 ]
柳武革 [1 ]
金素娟 [1 ]
刘宜柏 [2 ]
机构
[1]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2]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水稻; 香味;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水稻香味的遗传机制比较复杂,从1930年开始,就对香味的遗传机理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但不同的研究者所得出的结果不同。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但目前所找到的PCR标记与香味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偏大,不利于有效地开展香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此,进一步对水稻香味性状的遗传及其基因的精细定位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爆玉米花香型水稻品系粤丰B和无香味品种320B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粤丰B的香味遗传机制,并利用SSR标记对控制香味性状的基因进行了标记定位。结果表明,水稻香味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有香为隐性,无香为显性;在纯合基因型中水稻叶片的香味与米粒的香味呈高度的一致性;但在杂合的基因型中,叶片无香的单株,其米粒有不香与有香的分离;并将隐性香味基因(fgr)定位于第8染色体上,位于SSR标记GR01和RM223之间,与两标记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3cM和5.7cM。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云南稻种资源的香型分类及叶片和精米香味的相关分析 [J].
许红云 ;
陈丽娟 .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S1) :255-258
[2]   几个香稻保持系香味的遗传研究 [J].
任鄄胜 ;
肖培村 ;
陈勇 ;
黄湘 ;
吴先军 ;
汪旭东 .
种子, 2004, (12) :24-28
[3]   水稻香味的遗传分析 [J].
任光俊 ;
陆贤军 ;
张翅 ;
李青茂 ;
刘光春 .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02) :25-28
[4]   杂交香稻的香味遗传模式及育种研究 [J].
任光俊 ;
陆贤军 ;
张翅 ;
陈国华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1) :51-53
[5]   香稻品种香味性状的遗传研究 [J].
黄英金,刘宜柏,饶治祥,潘晓云 .
江西农业学报, 1995, (02) :88-93
[6]   同源四倍体和二倍体水稻香味的遗传分析 [J].
宋文昌 ;
陈志勇 ;
张玉华 .
作物学报, 1989, (03) :273-277
[7]   Identification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fragrance in rice by analysis of the rice genome sequence [J].
Giovanni M. Cordeiro ;
Mandy J. Christopher ;
Robert J. Henry ;
Russell F. Reinke .
Molecular Breeding, 2002, 9 :245-250
[8]   Development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 (SSLP) in rice (Oryza sativa L) [J].
Panaud, O ;
Chen, X ;
McCouch, SR .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1996, 252 (05) :597-607
[9]  
M. Lorieux,M. Petrov,N. Huang,E. Guiderdoni,A. Ghesquière.Aroma in rice: genetic analysis of a quantitative trait[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6(7)
[10]  
S. N. Ahn,C. N. Bollich,S. D. Tanksley.RFLP tagging of a gene for aroma in rice[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