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场次洪水排沙比及其不确定性

被引:13
作者
傅旭东 [1 ]
姜立伟 [1 ]
吴保生 [1 ]
胡春宏 [2 ]
王光谦 [1 ]
费祥俊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排沙比; 黄河下游; 场次洪水; 不确定性; 预测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 [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根据冲积河流输沙率关系所确定的排沙比公式的结构,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场次洪水表观排沙比资料的还原,回归建立了黄河下游全河段(三黑小至利津)场次洪水的排沙比公式,得到了排沙比95%预测区间,量化了场次洪水排沙比的不确定性.统计分析表明:(1)黄河下游全河段(三黑小至利津)场次洪水的排沙比公式可用进口来沙系数Sin/Qin作为唯一参量,进口来流量Qin不必作为第二参量;(2)回归模型的充分性在Sin/Qin<0.003(即排沙比SDR>2)和Sin/Qin>0.003(即SDR<2)时有明显不同,SDR=2和Sin/Qin=0.003可能是区分黄河下游全河段(三黑小至利津)场次洪水尺度上不同输沙率关系的一个阈值条件.本文为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其它河段的排沙比关系提供了可用方法,并为黄河下游河道汛期输沙需水量的不确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河下游输沙量的沿程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J].
吴保生 ;
张原锋 .
泥沙研究, 2007, (01) :30-35
[2]   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形态特征研究 [J].
胡春宏 ;
陈建国 ;
刘大滨 ;
董占地 .
水利学报, 2006, (11) :1283-1289
[3]   黄河下游低含沙洪水的冲淤特性 兼论艾山—利津河段不淤临界流量 [J].
费祥俊 .
泥沙研究, 2005, (04) :30-34
[4]   黄河下游河道洪水冲淤临界水沙条件的研究 [J].
梁志勇 ;
刘继祥 ;
张厚军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 (02) :68-72+77
[5]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宏观趋势研究 [J].
许炯心 .
水利学报, 2004, (02) :8-16
[6]   黄河下游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研究综述 [J].
张德茹,梁志勇 .
泥沙研究, 1995, (02) :32-42
[7]   从黄河下游的河床演变规律来看河道治理中的调水调沙问题 [J].
钱宁 ;
张仁 ;
赵业安 ;
刘月兰 .
地理学报, 1978, (01) :13-24
[8]  
三门峡水库修建后黄河下游河床演变[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潘贤娣等, 2006
[9]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赵业安等编著, 1998
[10]  
李保如河流研究文选[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李保如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