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35
作者
郭炎 [1 ]
唐鑫磊 [1 ]
陈昆仑 [2 ]
李志刚 [1 ]
林赛南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与数字技术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转型; 乡村聚落; 城镇化与建设用地; 空间重构; 中部平原; 武汉;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10.022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针对既有研究对演化维度、中观尺度和中部平原地区关注不足的现实,文章以武汉市为例,依托多时段的截面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并从历史格局、自然地形、道路交通和城镇发展四个方面剖析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武汉市乡村聚落空间的剧烈重构受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城市大扩张外源动力和新农村建设下村庄的内生性响应双重驱动。虽然聚落用地总量变化不大,但空间分布基于历史格局的重构十分剧烈,先紧凑再迅速破碎化。高程和水体分布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在道路等基础设施普惠的影响下趋弱。相比一般镇和产业重镇,县城所在城关镇的乡村聚落重构程度更为剧烈。据此,提出了推动中部地区乡村聚落精明收缩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武汉市空间结构演变机制研究.[D].冷莹.华中师范大学.2014, 09
[2]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3]   社会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区位影响的适宜性评价分析——以云南环洱海地区为例 [J].
李君 ;
武友德 ;
张磊 ;
陈长瑶 .
经济地理, 2016, 36 (08) :195-201
[4]   中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机制探索——以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康杜村为例 [J].
马恩朴 ;
李同昇 ;
卫倩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7) :816-828
[5]   基于农户调研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研究 [J].
宇林军 ;
孙大帅 ;
张定祥 ;
郑博 ;
韩乐然 ;
宇振荣 .
地理科学, 2016, 36 (07) :1043-1049
[6]   乡村转型发展格局与驱动机制的区域性分析 [J].
王艳飞 ;
刘彦随 ;
李玉恒 .
经济地理, 2016, 36 (05) :135-142
[7]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王洋 ;
张怡筠 .
地理科学, 2016, 36 (02) :170-179
[8]   论农村人居空间的“精明收缩”导向和规划策略 [J].
赵民 ;
游猎 ;
陈晨 .
城市规划, 2015, 39 (07) :9-18+24
[9]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迁——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 [J].
黄林秀 ;
欧阳琳 .
经济地理, 2015, 35 (03) :23-27
[10]   超越线性转型的乡村复兴——基于南京市高淳区两个典型村庄的比较 [J].
张京祥 ;
申明锐 ;
赵晨 .
经济地理, 2015, 35 (0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