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传统加工食品致突变性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
韩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韩弛
徐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徐勇
施瑞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施瑞丽
崔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崔文明
陈君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陈君石
机构
: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2]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来源
:
癌变畸变.突变.
|
1991年
/ 01期
关键词
:
传统加工食品;
Ames试验;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选取烧烤和腌腊鱼肉、禽肉类制品、粉肠及调味品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加工食物样品,用乙醚和/或甲醇提取,再过XAD-2树脂柱,以Ames试验进行致突变性检测。其中有七种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突变性,以烧烤肉类中的烤鸭皮及羊肉串的致突变性最为明显,均对TA98(+S9)呈阳性反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烧烤时间长则突变性增强。在醃腊鱼肉制品中,四个样品全部有致突变反应。且作用于多个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对酿造制品酱油和鱼露及粉肠中未检出致突变性。 本研究提示中国部分传统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所形成致突变物,烧烤肉类的致突变性可能主要与氨基酸热解产物有关。醃腊制品的致突变性可能与亚硝基化合物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60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降低食品中N-亚硝胺含量的研究近况
[J].
胡继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
胡继繁
;
宋圃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
宋圃菊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86,
(06)
:324
-328
[2]
A current genotoxicity database for hetreocyclic thermic mutagens.I.genetically relevant endpoints .2 Hatch FT.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 1986
←
1
→
共 2 条
[1]
降低食品中N-亚硝胺含量的研究近况
[J].
胡继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
胡继繁
;
宋圃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
宋圃菊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86,
(06)
:324
-328
[2]
A current genotoxicity database for hetreocyclic thermic mutagens.I.genetically relevant endpoints .2 Hatch FT.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 198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