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茎腐病育种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永欣
机构
[1]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腐霉菌,抗性育种;
D O I
10.13842/j.cnki.issn1671-8151.1995.04.01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由腐霉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的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正反交差异不明显,属于核遗传,为不完全显性。杂种F1代的抗性受双亲抗性的形响。基因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抗性遗传力较高。10个抗感性稳定的玉米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玉米抗茎腐病的育种中,要重视抗原的筛选和抗性配合的测定。只有选用高抗腐病,且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才能选配出理想的抗病杂交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4+4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和问题 [J].
宋佐衡 ;
白金铠 ;
孙秀华 .
世界农业, 1991, (05) :35-37
[2]   中美两国玉米茎腐病(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 [J].
吴全安 ;
朱小阳 ;
王晓鸣 ;
R.L.Clark .
植物保护学报, 1990, (04) :323-326
[3]   玉米抗茎腐病育种的研究 [J].
许明学 ;
冯芬芬 ;
柳迎春 .
玉米科学, 1993, (03) :67-70
[4]   山西省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J].
王富荣 ;
傅玉红 ;
陈永欣 .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09)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