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籼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其与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的相关性

被引:4
作者
雷东阳 [1 ,2 ]
谢放鸣 [2 ]
陈立云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
[2] 国际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稻; 外观品质性状; 杂种优势; 分子标记; 遗传距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IR75589-31S、IR60、IR70和选取的90个RILs和ILs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以获得的27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杂交稻米外观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及其与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就杂交组合外观品质性状相对优势而言,除粒长宽比以外,其他外观品质性状的中亲优势都表现为正向组合个数大于负向个数。杂种稻米外观品质性状表现的差异因性状而异,以垩白度的变异系数最大,杂种米粒垩白度、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普遍介于双亲之间。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稻米外观品质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关系分析表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在0.2914到0.4205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520;杂交亲本遗传距离与外观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偏小,分别为-0.0307、0.1358和-0.1408,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外观品质性状杂种优势与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大小无关。根据以上结果,本研究所筛选的SSR标记难以预测杂交稻外观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利用DNA分子标记遗传距离来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RAPD标记分析番茄亲本及其F1的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 [J].
杨永超 ;
李焕秀 ;
陈佳 ;
张海利 ;
罗飞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267-270
[2]   北方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J].
历艳志 ;
马建 ;
沙录 ;
满贵丽 ;
马景勇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7-10+14
[3]   杂交香稻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J].
张涛 ;
韩磊 ;
徐建第 ;
蒋开锋 ;
吴先军 ;
汪旭东 ;
郑家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831-835
[4]   籼稻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后代稻米味度及RVA谱特性的相关分析 [J].
金正勋 ;
姜文洙 ;
晋重玄 ;
高熙宗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1) :31-37
[5]   籼型杂交稻稻米碾磨品质与外观品质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J].
张利华 ;
王林友 ;
王建军 .
核农学报, 2003, (06) :417-422
[6]   SSR分子标记与玉米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J].
曹永国 ;
向道权 ;
黄烈健 ;
王守才 ;
吴敏生 ;
戴景瑞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 (02) :120-123
[7]   陆地棉遗传距离与杂种F、F产量及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 [J].
武耀廷 ;
张天真 ;
朱协飞 ;
王广明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1) :22-28
[8]   水稻品种SSR与RFLP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比较研究 [J].
朱作峰 ;
孙传清 ;
姜廷波 ;
付强 ;
王象坤 .
遗传学报, 2001, (08) :738-745
[9]   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J].
林建荣 ;
吴明国 ;
石春海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2) :14-17
[10]   RAPD分子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J].
张培江 ;
才宏伟 ;
李焕朝 ;
杨联松 ;
张德泉 ;
白一松 ;
胡兴明 ;
许传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06) :697-7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