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北坡构造地貌初步研究

被引:6
作者
刘德民
李德威
谢德凡
廖群安
易顺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构造地貌; 河流阶地; 喜马拉雅造山带; 定结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北坡,构造地貌丰富、典型.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将区内构造地貌分为断裂构造地貌、花岗岩构造地貌、夷平面构造地貌、冰川构造地貌、水系及阶地构造地貌和土林构造地貌等类型,并对这些构造地貌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描述,为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隆升研究提供了地表构造地貌上的有力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639 / 6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构造地貌分析体系及相关的构造地貌标志 [J].
杜国云 ;
王竹华 ;
李晓燕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05-112
[2]   华北山地的水系变迁与新构造运动 [J].
吴忱 .
华北地震科学, 2001, (04) :1-6
[3]   邯郸地区地貌与构造 [J].
闫纯有 .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0, (04) :63-65
[4]   花岗岩石林(阿斯哈图)——一种新的地貌景观 [J].
钱方 ;
何培元 ;
郝治 .
地质力学学报, 2000, (01) :90-94+97
[5]   亚洲中部山地梯级地貌初步研究 [J].
王树基 .
干旱区地理, 1995, (03) :1-7
[6]   岷山隆起的构造地貌学研究 [J].
赵小麟,邓起东,陈社发 .
地震地质, 1994, (04) :429-439
[7]   阿尔金山及其毗邻地区构造地貌的形成和演化 [J].
李志中 .
地理研究, 1994, (03) :35-43
[8]   构造地貌学 [J].
韩慕康 .
地球科学进展, 1992, (05) :61-62
[9]  
中国大陆及邻区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过程与机理[M]. 地质出版社 , 吴珍汉等著, 2001
[10]  
西藏地貌[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