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雪球”事件对海水碳、硫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张同钢
储雪蕾
冯连君
张启锐
郭建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国矿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新元古代; “雪球”; C同位素; S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在新元古代晚期地球上曾发生过全球性的冰川作用 ,一些学者称之为“雪球”事件。在新元古代“雪球”事件前后 ,古海水的C、S同位素组成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在“雪球”之前海水中的碳酸盐非常富集13 C ,在“雪球”期间和紧随其之后贫13 C ,然后δ13 C值出现了高达 10‰的正漂移 ;在“雪球”开始之前古海水硫酸盐的δ3 4 S值呈逐渐降低的变化特征 ,紧随“雪球”之后古海水硫酸盐的δ3 4 S值出现了超过 2 0‰的正漂移 ,达到地质史上的最高值 ,同期形成的硫化物具有异常高的δ3 4 S值。“雪球”事件前后古海水C、S同位素组成的大幅度变化 ,是由“雪球”前后全球环境的剧烈变化引起的。“雪球”前后海水C、S同位素的大幅度变化是与“雪球”有关的特殊环境条件作用的结果 ,也是“雪球”事件存在的有力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陡山沱期古海水的硫和碳同位素变化 [J].
张同钢 ;
储雪蕾 ;
张启锐 ;
冯连君 ;
霍卫国 .
科学通报, 2003, (08) :850-855
[2]   新元古代全球冰川事件对早期生物演化的影响 [J].
张同钢 ;
储雪蕾 ;
陈孟莪 ;
张启锐 ;
冯连君 .
地学前缘, 2002, (03) :49-56
[3]   皖南新元古代两次冰期事件附视频 [J].
周传明 ;
燕夔 ;
胡杰 ;
孟凡巍 ;
陈哲 ;
薛耀松 ;
曹瑞骥 ;
尹磊明 ;
王金权 ;
王金龙 ;
肖书海 ;
鲍惠铭 ;
袁训来 .
地层学杂志, 2001, (04) :247-252+258
[4]   大塘坡期锰矿层中黄铁矿异常高的δ34S值的意义 [J].
储雪蕾 ;
李任伟 ;
张同钢 ;
张启锐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320-322
[5]  
扬子地台震旦纪海水碳同位素的变化[J]. 王宗哲,杨杰东,孙卫国.高校地质学报. 1996(01)
[6]  
中国震旦系[M]. 科学出版社 , 刘鸿允等著, 1991
[7]  
RES[P]. 澳大利亚专利:AU5679373A,1974-12-12
[8]  
Carboni-sotope record of Sinian seawater in Yangtze Platform .2 Wang Zong-zhe,Yang Jie-dong,Sun Wei-guo. Geolog-ical Journal of Universities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