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同位素特征对滨海岩溶地区海水入侵过程的指示意义

被引:18
作者
杨吉龙 [1 ]
韩冬梅 [2 ]
苏小四 [3 ]
肖国强 [1 ]
赵长荣 [1 ]
宋庆春 [4 ]
汪娜 [5 ]
机构
[1]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3]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4]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5] 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
关键词
地下水; 滨海岩溶地区; 海水入侵; 稳定同位素; 水文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大连大魏家水源地位于中国北方典型滨海岩溶地区。近30年来,地下淡水的不合理开采造成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引发了严重的海水入侵。以大魏家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水文地质调查和水化学及同位素采样测试分析,探讨海水入侵形成的水动力条件,通过分析滨海岩溶含水层中地下水主要水化学和多种同位素(δ2H-δ18O,δ34S,δ13C)组成特征,识别了海水入侵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并对其进行了定量模拟,从而阐明了岩溶含水层中的海水入侵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大魏家海水入侵主要通道为大魏家地区存在的导水断裂、岩溶裂隙以及第四系松散地层。对δ2H-δ18O同位素的组成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结合Cl-浓度分布,认为除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后增加了地下水中的盐分外,浅层地下水的蒸发也对地下水中盐分的累积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不同水体中δ34SSO4,δ13CHCO3等同位素特征,结合水化学成分(如SO2-4,Cl-)分析认为,研究区微咸水和咸水并不是地下水淡水和海水简单混合而成。利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揭示了控制滨海岩溶含水层中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有方解石、蒙脱石和石膏的溶解作用,伊利石的沉淀作用以及Ca-Na离子交换作用,伴随着CO2的释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344 / 13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贵阳地表水—地下水的硫和氯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污染物示踪意义 [J].
郎赟超 ;
刘丛强 ;
Satake H ;
李思亮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2) :151-159
[2]   大连市地下水海水污染对土壤生态影响研究初报 [J].
尹怀宁 ;
张德君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3) :5-6
[3]   东濮盐湖古近系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J].
史忠生 ;
陈开远 ;
史军 ;
何胡军 ;
柳保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44-46
[4]   土壤碳动力学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 [J].
陶贞 ;
沈承德 ;
易惟熙 ;
高全洲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5) :793-801
[5]   大连大魏家滨海岩溶区海水入侵化学过程 [J].
邹胜章 ;
朱远峰 ;
陈鸿汉 ;
汪长堃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61-68
[6]   贵阳地区夏季雨水硫和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肖化云 ;
刘丛强 ;
李思亮 .
地球化学, 2003, (03) :248-254
[7]   大渤海区海水入侵态势与防治构想 [J].
盛学斌,戴昭华,杨明华 .
生态学报, 1996, (04) :418-426
[8]   大连大魏家岩溶地下水系统海水入侵机理与对策 [J].
武强,金玉洁,李德安,夏镛华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4, (01) :64-68
[9]  
碳同位素地质学概论[M]. 地质出版社 , 陈锦石, 1983
[10]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evidence for palaeo-seawater intrusion into the south coast aquifer of Laizhou Bay, China[J] . Dongmei Han,Claus Kohfahl,Xianfang Song,Guoqiang Xiao,Jilong Yang.Applied Geochemistry . 201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