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展望

被引:16
作者
李海林
徐庆国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2] 湖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小麦; 杂种优势; 化学杀雄; CHA;
D O I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03.04.020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回顾了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进展,阐述了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的特点。对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组合亲本的选配与改良小麦的CHA试剂及其杀雄效果以及化学杀雄高产制种等问题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的利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麦生产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J].
吕云生 .
吉林农业, 2002, (11) :18-19
[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J].
关正君 ;
杨学举 ;
刘桂茹 .
河北农业科学, 2002, (04) :30-34
[3]   小麦开花特性与浆片和雄蕊结构动态探讨 [J].
金银根 ;
朱新开 ;
封超年 ;
赵步洪 ;
王忠 ;
郭文善 ;
彭永欣 .
扬州大学学报, 2002, (01) :63-67
[4]   化杀杂交小麦母本选择试验研究 [J].
王世红 .
甘肃农业科技, 2000, (08) :15-17
[5]   CHA杂种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J].
许海霞 ;
吕德彬 ;
程西永 ;
闫滋福 ;
苏俊英 .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03) :7-9
[6]   化杀杂种小麦优势表现分析 [J].
仇松英 ;
许钢垣 ;
武计萍 ;
逯腊虎 .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01) :3-5
[7]   SC205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技术研究初报 [J].
张明义 ;
许钢垣 ;
曹亚萍 ;
宁焕庚 ;
乔合心 .
山西农业科学, 1997, (03) :19-23
[8]   CHA杂种小麦生态型及强优势组合选配模式初探 [J].
张建诚,弓陆身,王秋叶,李秀绒,董孟雄,周希志,郭志远 .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01) :6-10
[9]   化学杀雄剂对四川小麦杀雄效果研究初报 [J].
余泽良 ;
夏琼 ;
瞿世洪 ;
郭元林 ;
尹春蓉 ;
张吉林 .
西南农业学报, 1993, (01) :33-38
[10]  
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刘后利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