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几种Q矢量

被引:21
作者
岳彩军
寿绍文
董美莹
不详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2] 浙江省气象局 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级在读博士研究生
[3] 南京
[4] 杭州
关键词
Q矢量; 散度场; 定量分析; 梅雨锋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 [探测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结合 1 991年 7月 5日 2 0 :0 0~ 6日 2 0 :0 0一次典型的江淮梅雨锋暴雨过程 ,从台站实际业务工作需要考虑 ,细致、具体地比较分析了 85 0hPa、70 0hPa及 5 0 0hPa 3个层次的准地转 Q矢量散度场、半地转 Q矢量散度场、非地转 Q矢量散度场及湿 Q矢量散度场与相应时刻地面降水场对应关系的差异 ,同时还针对每一种 Q矢量 ,将其在 85 0hPa、70 0hPa及5 0 0hPa 3个层次的散度场对同时刻降水场的反映能力进行了比较。在定量比较的基础上 ,得到了对 4种 Q矢量诊断特性的具体认识 :( 1 )在整个梅雨锋暴雨过程中 ,3个层次的半地转 Q矢量散度场及准地转 Q矢量散度场对雨区的反映能力较小 ,而非地转 Q矢量的散度场和湿 Q矢量的散度场对雨区的反映能力明显较前二者大 ,尤其是湿 Q矢量散度场在每个层次的诊断能力基本都大于相应层次的其它 Q矢量的散度场。 ( 2 )对于每一种 Q矢量而言 ,基本都是在 70 0hPa的散度场与雨区的对应关系好于各自在 85 0hPa和 5 0 0hPa的散度场 ,尤其是 70 0hPa湿 Q矢量散度辐合场对同时刻梅雨锋暴雨的强度及落区都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最后 ,基于理论的角度对各 Q矢量的诊断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和比较分析 ,明确地指出了 4种 Q矢量存在理论前提上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中尺度天气系统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M]. 气象出版社 , 郑良杰主编, 1989
[12]   准地转Q矢量分析及其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J].
白乐生 .
气象, 1988, (08) :25-30
[13]   对流加热在梅雨暴雨系统中的作用 [J].
李毓芳 ;
黄安丽 ;
高坤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 (07) :765-775
[14]   亚洲东南部一个梅雨系统的数值模拟 [J].
郭英华 ;
R.A.Anthes ;
李毓芳 .
气象科技, 1985, (03)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