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官僚、政策变通与乡村政策的实践逻辑——村干部政策角色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20
作者
刘祖华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头官僚; 第三领域; 政策变通; 利益政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通过若干农村政策执行案例的解读,分析村干部在执行国家政策中"村头官僚"角色的生成理路与行动逻辑。由于国家对乡村组织功能的双重定位,村干部在政策执行中事实上处于"第三领域"的自由政治空间,使其从忠实代理人角色向追逐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村头官僚"角色蜕变,他们通过政策规则的利益化、政策价值的权力化、政策认同的村庄化,解构和重构了国家政策的文本逻辑,导致了国家政策在乡村社会的执行扭曲。要实现村干部政策角色的正确回归,一方面应加强对村干部政策执行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保证国家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现,另一方面应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乡村治理制度,实现基层政权的现代公共性转型,使国家政策执行更具活力与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中国的现代化.[M].(美)罗兹曼(Rozman;G.)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12]  
Backward Mapping:Imple-ment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Decision..Richard F.Elmore;.Political Science Quaterly.1979, 04
[13]   PATRON-CLIENT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J].
SCOTT, JC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2, 66 (01)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