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
被引:93
作者:
王士远
张学霞
朱彤
杨维
赵静瑶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X87 [环境遥感];
学科分类号:
1402 ;
1404 ;
摘要:
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可快速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1995、2007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据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9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绿度、湿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正向作用,热度、干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负向作用,且湿度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2该区域1995、2007、2015年生态指数优良等级所占比例依次为49.520%、66.508%、76.189%,同时RSEI等级变差、不变、变好的比例分别为3.945%、55.598%、40.457%。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说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一系列生态保育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天池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可能与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有关;3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所选的各指标均为指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而裸露、干化地表的治理则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269 / 1278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