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

被引:93
作者
王士远
张学霞
朱彤
杨维
赵静瑶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X87 [环境遥感];
学科分类号
1402 ; 1404 ;
摘要
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可快速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1995、2007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据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9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绿度、湿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正向作用,热度、干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负向作用,且湿度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2该区域1995、2007、2015年生态指数优良等级所占比例依次为49.520%、66.508%、76.189%,同时RSEI等级变差、不变、变好的比例分别为3.945%、55.598%、40.457%。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说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一系列生态保育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天池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可能与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有关;3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所选的各指标均为指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而裸露、干化地表的治理则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269 / 12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GF-1与Landsat-8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比较 [J].
宋军伟 ;
张友静 ;
李鑫川 ;
杨文治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2) :255-263
[2]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J].
张建亮 ;
刘方正 ;
崔国发 .
生态学报, 2016, 36 (12) :3525-3536
[3]   国际生态系统观测研究计划及启示 [J].
傅伯杰 ;
刘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7) :893-902
[4]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长白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J].
李国伟 ;
赵伟 ;
魏亚伟 ;
方向民 ;
高波 ;
代力民 .
生态学报, 2015, 35 (04) :984-992
[5]   四川省若尔盖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J].
周文英 ;
何彬彬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02) :314-319
[6]   城市遥感生态指数的创建及其应用 [J].
徐涵秋 .
生态学报, 2013, 33 (24) :7853-7862
[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评价 [J].
牛丽君 ;
梁宇 ;
王绍先 ;
许嘉巍 ;
张睿 ;
武影 ;
国微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9) :2375-2381
[8]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评价指数 [J].
徐涵秋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5) :889-897
[9]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模型在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姚尧 ;
王世新 ;
周艺 ;
刘瑞 ;
韩向娣 .
遥感信息, 2012, 27 (03) :93-98
[10]   中国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研究综述 [J].
吴丹丹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4) :6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