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别山北麓的石炭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67
作者
:
马文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马文璞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来源
:
地质学报
|
1991年
/ 01期
关键词
:
石炭系;
北淮阳;
层序;
大地构造意义;
商城岩体;
大别山;
秦岭;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秦岭造山带范围内,基性洋壳是形成于早古生代,而大陆碰撞的产物到三叠纪后才出现。那里晚古生代期间的记录对查明当时的构造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北淮阳地区的石炭系甚至二叠系的层序和相带分布表明,它是代表一个向南开口的大型盆地。大区域的地层对比表明,秦岭带内部于晚古生代中期为一位于扬子和华北板块之间的海槽,后期随着华南海的向北迁移,使两海域连成一片。秦岭带东段混杂堆积的最终形成以及大别地块的出现都在中生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冯增昭主编, 1988
[12]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1988
[13]
华北地台沉积建造[M]. 科学出版社 , 叶连俊著, 1983
[14]
对河南固始庙冲组的研究
王德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德有
[J].
地层学杂志,
1982,
(01)
: 60
-
63
[15]
河南信阳古消减杂岩
石铨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石铨曾
牟用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牟用吉
张恩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张恩惠
张克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张克伟
姚瑞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姚瑞增
王家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王家德
[J].
地震地质,
1982,
(01)
: 11
-
22+83
[16]
西秦岭石炭纪含煤地层
张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泓
[J].
兰州大学学报,
1981,
(04)
: 144
-
152+162
[17]
秦岭石炭二迭纪有孔虫及其地质意义
王国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国蓮
孙秀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秀芳
[J].
地质学报,
1973,
(02)
: 137
-
178
[18]
大别山北簏石炭系划分对比问题
聂宗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聂宗笙
[J].
地质论评,
1964,
(06)
: 405
-
418
[19]
佛子岭群的地质时代问题
杨志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志坚
[J].
地质论评,
1964,
(05)
: 327
-
336
←
1
2
→
共 19 条
[11]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冯增昭主编, 1988
[12]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1988
[13]
华北地台沉积建造[M]. 科学出版社 , 叶连俊著, 1983
[14]
对河南固始庙冲组的研究
王德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德有
[J].
地层学杂志,
1982,
(01)
: 60
-
63
[15]
河南信阳古消减杂岩
石铨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石铨曾
牟用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牟用吉
张恩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张恩惠
张克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张克伟
姚瑞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姚瑞增
王家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王家德
[J].
地震地质,
1982,
(01)
: 11
-
22+83
[16]
西秦岭石炭纪含煤地层
张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泓
[J].
兰州大学学报,
1981,
(04)
: 144
-
152+162
[17]
秦岭石炭二迭纪有孔虫及其地质意义
王国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国蓮
孙秀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秀芳
[J].
地质学报,
1973,
(02)
: 137
-
178
[18]
大别山北簏石炭系划分对比问题
聂宗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聂宗笙
[J].
地质论评,
1964,
(06)
: 405
-
418
[19]
佛子岭群的地质时代问题
杨志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志坚
[J].
地质论评,
1964,
(05)
: 327
-
33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