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司法语境下的民事诉讼程序运行机制研析

被引:4
作者
阚道祥 [1 ,2 ]
机构
[1]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2]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阳光司法; 司法公开; 诉讼程序; 运行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发展,我们需要将研究的重点从静态意义上的司法公开转向动态意义上的司法公开,从宏观层面的研究转向中观、微观层面的研究。从程序运行机制的角度我们可以通过一横一纵的划分,获取中观乃至微观的研究视角,进而实现理论研究的精致化和制度构建的精密化。从纵向上看,不同诉讼阶段权利保障的差别导致了司法公开制度的重心偏移;从横向上看,知情权、隐私权等外部性权利的介入造成了司法公开制度的边界变动。因此,我们需要以权利保障为基点,实现司法公开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功能皈依。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中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共识 [J].
任重 .
当代法学, 2016, 30 (03) :38-51
[2]   诉讼体制或模式转型的现实与前景分析 [J].
张卫平 .
当代法学, 2016, 30 (03) :3-5
[3]   小额诉讼适用案件类型的思考 [J].
肖建国 ;
刘东 .
法律适用, 2015, (05) :21-25
[5]   现代型诉讼之程序保障——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为背景 [J].
肖建华 .
比较法研究, 2012, (05) :44-54
[7]   商法的独立性与商事审判的独立化 [J].
赵万一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1) :54-64
[8]   对现行民事诉讼审前程序进行结构性改造的基本思考 [J].
毕玉谦 .
法律适用, 2011, (10) :11-16
[9]   起诉难:一个中国问题的思索 [J].
张卫平 .
法学研究, 2009, 31 (06) :65-76
[10]   回归“马锡五”的思考 [J].
张卫平 .
现代法学, 2009, 31 (05) :13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