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亚急性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5
作者
张冰茜
高燕
樊树峰
王浩初
机构
[1] 浙江省台州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脑梗塞; 弥散; b值; 磁共振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通过双b值DWI对比(b=1000s/mm2,2000s/mm2),研究高b值对亚急性早期脑梗塞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发病时间3~6天30例患者(平均年龄67岁),1.5 MR进行传统MR序列及双b值DWI,然后在工作站上图像后处理。感兴趣区定为病灶中心与对侧正常部位。测量并计算ADC与相对ADC(rADC)。结果:和b=1000s/mm2,DWI(DWIb1000)相比,b=2000s/mm2DWI(DWIb2000)脑灰白质对比度增加,也能发现新病灶,原有病灶更加显著;随着b值增加,正常脑组织和病变的信号强度、ADC均出现降低;不同b值比较下,同侧ADC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侧与对侧平均信号强度、相对信号强度及对侧ADCP<0.005,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对梗塞灶的检测明显优于T2flair,能发现T2flair不明显的病灶,随b值增加,病灶信号对比度增加,能进一步发现新病灶。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不同b值对脑扩散加权图像质量的影响 [J].
邓小霞 ;
司建荣 .
放射学实践, 2006, (05) :523-525
[2]   脑梗死MR表观弥散系数演变规律及其应用价值 [J].
尹丹 ;
邓利猛 ;
王小宜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2) :263-267+295
[3]   DWI及FLAIR技术在不同时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J].
戴国晨 ;
靳令经 ;
杨振燕 .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 (08) :60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