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径流及输沙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汪丽娜 [1 ]
穆兴民 [2 ]
张晓萍 [2 ]
王炜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径流; 输沙;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黄土高原;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8.10.010
中图分类号
P333.4 [泥沙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最大且连续的区域(即北起皇甫川流域南至佳芦河流域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60~1999年为研究时段,分析了该区内水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变化的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已交叉融合在一起,使得该区降雨量、径流量、输沙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在同一时段内,皇甫川流域的降雨损失量最大,而秃尾河流域的降雨损失量最小。40年间皇甫川和佳芦河流域的洪峰和沙峰出现的月份基本上吻合,而孤山川、窟野河和秃尾河流域的输沙量最大的月份同时或滞后于径流量最大的月份。孤山川流域的水沙异源,长时段序列又进一步掩盖了其水沙关系,使得该流域的水沙关系较差,其余4条流域的水沙关系较好,且呈正相关增长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秃尾河流域水沙特性变化分析 [J].
高亚军 ;
赫晓慧 ;
徐建华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 (03) :68-71
[2]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产沙规律综述 [J].
赵力毅 ;
赵光耀 ;
王鸿斌 .
人民黄河, 2006, (03) :64-66+80
[3]   黄土丘陵区产流输沙量对地貌因子的响应 [J].
汪丽娜 ;
穆兴民 ;
高鹏民 ;
粟晓玲 .
水利学报, 2005, (08) :956-960
[4]   黄河源区径流变化研究综述 [J].
刘晓燕 ;
常晓辉 .
人民黄河, 2005, (02) :6-8+14
[5]   黄土高原孤山川流域水沙变化研究综述 [J].
王国庆 ;
陈江南 ;
李皓冰 ;
曾茂林 .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3, (03) :13-16
[6]   皇甫川流域产流产沙数学模型及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J].
王向东 ;
谢树南 ;
陈海迟 .
泥沙研究, 1999, (05) :58-68
[7]   窟野河水沙特性变化分析 [J].
戴明英 ;
陈发中 .
人民黄河, 1999, (08) :24-26
[8]   窟野河历年水沙量变化初析 [J].
薛耀文 .
水文, 1996, (06) :60-62
[9]   秃尾河、窟野河、孤山川流域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及泥沙来源分析 [J].
甘枝茂,江兴亮 .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4) :72-78
[10]   秃尾河、窟野河、孤山川产流输沙模型研究 [J].
郝建忠 .
人民黄河, 1992, (09) :31-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