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视野下的网上公开裁判文书之限

被引:29
作者
黄忠 [1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2] 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
关键词
裁判文书上网; 审判公开; 隐私权; 个人信息;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2.06.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6.13 [司法行政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6 ;
摘要
裁判文书的上网是落实审判公开的一项有力措施,但其对隐私权的威胁亦不容忽视。裁判文书的全文上网原则上应预先获得当事人的同意,当然,若裁判文书涉及公共利益,则隐私权也应受到限制。但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将裁判文书上网时,仍应对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予以保密。被害人、证人、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应予特殊保护。调解书原则上不应通过网络公开。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裁判文书公开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 [J].
李友根 .
法学, 2010, (05) :126-134
[2]   谨慎,但不是拒绝 对判决书全部上网的一个显然保守的分析 [J].
苏力 .
法律适用, 2010, (01) :50-52
[3]   公开审判制度调查报告 [J].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
康为民 ;
尹鲁先 .
法律适用, 2007, (07) :38-41
[4]   民事公开审判原则的相对性——兼析公开审判原则在人事诉讼中适用之例外 [J].
郭美松 .
理论与改革, 2005, (01) :134-136
[5]   论司法公开的扩张与限制 [J].
刘敏 .
法学评论, 2001, (05) :45-50
[6]  
当事人不公开审理选择权的探讨[D]. 罗小平.江西财经大学. 2006
[7]  
判决书上网难在何处[N]. 贺卫方.法制日报. 2005 (009)
[8]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M]. 法律出版社 , 李广宇, 2009
[9]  
个人数据信息的法律保护[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蒋坡, 2008
[10]  
亚洲信息法研究[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田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