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煤层气地质对比及其启示

被引:43
作者
龙胜祥
李辛子
叶丽琴
陈纯芳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地质条件; 煤层气; 含煤盆地; 国内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含煤盆地均很多,但煤层气地质条件差异很大。其中多数盆地地质条件较差,仅少数盆地煤层气资源富集,储层特征和构造、水文条件优越,勘探开发效果好。在圣胡安、沁水等勘探效果良好的盆地内,不同区带(地区)也存在巨大差异。根据煤层气地质条件、富集成藏模式以及开发技术条件,可分为中-高煤阶和低煤阶类型。利用建立的煤层气分类对比方法体系,对美国中-低煤阶型圣胡安盆地、低煤阶型粉河盆地、澳大利亚复合煤阶型鲍温-苏拉特盆地、中国高煤阶型沁水盆地、复合煤阶型鄂尔多斯盆地以及这些盆地中主要区带(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的鄂尔多斯、沁水盆地等最具潜力的盆地与圣胡安、鲍温-苏拉特盆地差异较大。樊庄、韩城、延川南、织金等区块仅与圣胡安区3带等相似。因此,我国煤层气地质条件和可采性相对较差,近、中期可有效勘探开发的目标不多。从战略层面看,不宜把中、长期发展目标定得太高;从战术层面看,要重视差异性分析,预测资源甜点,优选目标,并针对性部署勘探开发工作,更要注意控制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96 / 7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以预测为指导的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模式探讨
    陈信平
    陈富怡
    [J]. 中国海上油气, 2013, 25 (05) : 31 - 34
  • [2] 含气量和渗透率耦合作用对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的控制
    宋岩
    柳少波
    琚宜文
    洪峰
    姜林
    马行陟
    卫明明
    [J]. 石油学报, 2013, 34 (03) : 417 - 426
  • [3] 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开采特征
    赵庆波
    孔祥文
    赵奇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4) : 552 - 560
  • [4] 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
    车长波
    杨虎林
    李富兵
    刘成林
    朱杰
    李玉喜
    张道勇
    刘立
    唐文连
    [J]. 中国矿业, 2008, (05) : 1 - 4
  • [5] 低渗透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评价
    杜志敏
    付玉
    伍勇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 516 - 519+527
  • [6] 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单元划分
    赵靖舟
    时保宏
    [J]. 科学通报, 2005, (S1) : 126 - 130
  • [7] 中国煤层气盆地地质特征与资源前景
    孙万禄
    陈召佑
    陈霞
    王树华
    付晓云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 141 - 146+154
  • [8] 阜新煤田王营—刘家区煤层气向斜控气研究
    朱志敏
    宋文杰
    崔洪庆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6) : 673 - 675
  • [9] 中国高煤阶地区的煤层气勘探理论与实践
    刘洪林
    赵国良
    王红岩
    不详
    [J].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5) : 411 - 414+421
  • [10] 中国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
    王红岩
    张建博
    李景明
    刘洪林
    [J].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 11 - 1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