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协商性司法的价值立场

被引:38
作者
吴思远 [1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2] 纽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协商性司法; 刑事协商; 认罪认罚从宽; 辩诉交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协商性司法的价值立场是从根本上探讨这种全新司法范式的价值导向或目标追求究竟为何。效率是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的主流追求,基于效率的价值立场,被告人认罪认罚后程序的快捷性被盲目夸大了,改革存在着控辩协商形式化、律师角色边缘化、法官履职过场化等缺憾。效率也是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本质偏好,尽管联邦最高法院于近年来作出多个开创性判例,似有推动辩诉交易制度规范化发展之意,但仍然暴露出了对效率价值的偏好,如对检察官过大权力的纵容,对法官干预与介入的忽视,被害人及公众参与的欠缺,制约了改革的效果。因此,应扬弃效率至上观,以防协商沦为纯粹由国家主导的高效的治罪手段。基于人权保障立场看待协商性司法,应克服我国片面强调国家权力机关利益需求的改革思路,将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与制度获益放在首要位置考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 [J].
闵春雷 .
当代法学, 2017, 31 (04) :27-37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若干争议问题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17, (01) :35-52
[3]   认罪协商程序:模式、问题与底线 [J].
胡铭 .
法学, 2017, (01) :169-177
[4]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亲历观察与思考、建议——基于福清市等地刑事速裁程序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调研 [J].
顾永忠 ;
肖沛权 .
法治研究, 2017, (01) :56-70
[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逻辑展开 [J].
叶青 ;
吴思远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9-19+171
[6]   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内涵解读与技术分析 [J].
张建伟 .
法律适用, 2016, (11) :2-8
[7]   实现共同善的良法善治:工具主义法治观新探 [J].
郑玉双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3) :19-32
[8]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实证研究 [J].
赵恒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6, (02) :93-112
[9]   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可能与限度 [J].
马长山 .
政法论坛, 2015, 33 (05)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