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岭南麓区域发展与生态效率变动研究

被引:3
作者
杨屹
徐德龙
张景乾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发展指数; 生态足迹; 生态效率; 资源效率; 环境效率; 秦岭南麓;
D O I
10.13671/j.hjkxxb.2016.0439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2 ; 020202 ;
摘要
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生态效率关系,描述区域发展对生态环境资源消耗和占用状况,揭示导致生态变化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出奠定基础.通过对陕西秦岭南麓区域发展与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以及区域内2005—2014年城市发展指数CDI和生态足迹EF的测算,分析陕南三市CDI、EF和生态效率的年际变化趋势及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表明:陕南三市CDI和人均EF均呈现不断增长态势,2005—2014年,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CDI分别增长34.99%、42.91%、33.39%;人均EF分别增长66.59%、73.59%、67.04%.结果显示,陕南三市生态效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环境效率年际变化波动较大.资源效率是导致陕南三市生态效率波动变化的主要因素,与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化石能源消耗和建设用地占用不断增长是导致资源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陕西秦岭南麓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逐步增强,但资源的高消耗和占用使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生态旅游等成为政策着力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021 / 20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2000~2010年生态足迹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黄宝荣,崔书红,李颖明.环境科学. 2016(02)
[2]   中国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分析 [J].
李在军 ;
姚云霞 ;
马志飞 ;
胡美娟 ;
吴启焰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11) :4208-4217
[3]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下的上海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J].
龙亮军 ;
王霞 ;
郭兵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 (01) :9-15
[4]   城市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在直辖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中的应用 [J].
郭慧文 ;
严力蛟 .
生态学报, 2016, 36 (14) :4288-4297
[5]   21世纪以来陕西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 [J].
杨屹 ;
加涛 .
生态学报, 2015, 35 (24) :7987-7997
[6]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其空间计量分析 [J].
潘兴侠 ;
何宜庆 ;
胡晓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5) :640-647
[7]   人类发展指数的解析及应用——基于山西省各地市的测算与比较 [J].
任媛 ;
谢学仁 .
西北人口 , 2011, (04) :63-66+70
[8]  
基于生态效率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及应用研究[J]. 王微,林剑艺,崔胜辉,曹斌,石龙宇.环境科学. 2010(04)
[9]   城市化对区域生态足迹供需的影响 [J].
赵卫 ;
刘景双 ;
孔凡娥 ;
窦晶鑫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120-126
[10]   城市物质代谢的生态效率——以深圳市为例 [J].
张妍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7, (08) :3124-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