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上游高寒退化草地狼毒种群小尺度点格局分析

被引:46
作者
赵成章
高福元
王小鹏
盛亚萍
石福习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祁连山北坡; 斑块; 种群扩散; 空间分布格局; 狼毒种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植被斑块化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斑块的形成和变化对植物种群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在黑河上游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上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的种群密度、组成格局以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狼毒种群分盖度的增大,种群密度、领地密度和组成格局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斑块内部狼毒种群的数量出现增减交替变化趋势,组成格局规律明显;狼毒种群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与尺度关联的变化趋势,在31%–40%分盖度下,狼毒种群在所有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在41%–50%、51%–60%、61%–70%、71%–80%分盖度下随着尺度增大,分布格局的基本模式为:随机—聚集—随机或均匀—随机—聚集—随机分布,在聚集状态下,聚集强度不同。以成株为核心的斑块内部种群表现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相对于外部表现为聚集分布,随着成株个体数量的逐渐增多,种群竞争关系由种间竞争转化为种内竞争,促进了斑块扩张与合并、斑块增多与吞并,从而实现了种群扩散。
引用
收藏
页码:1319 / 13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典型草原退化群落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羊草种群空间格局的比较 [J].
王鑫厅 ;
王炜 ;
梁存柱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33 (01) :63-70
[2]   灵空山林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J].
伊力塔 ;
韩海荣 ;
程小琴 ;
康峰峰 ;
张志杰 .
生态学报, 2008, (07) :3254-3261
[3]   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研究 [J].
赵成章 ;
樊胜岳 ;
殷翠琴 ;
贺学斌 .
中国沙漠, 2004, (04) :129-134
[4]   祁连山区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J].
赵成章 ;
樊胜岳 ;
殷翠琴 ;
贺国宝 .
中国草地, 2004, (02) :27-31+36
[5]   草地有毒植物狼毒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 [J].
邢福 ;
宋日 .
草业科学, 2002, (01) :16-19
[6]   科尔沁沙地盐生草甸主要植物群落种群格局的研究 [J].
傅星 ;
南寅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4) :313-320